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三国演义诗词之《马跃檀溪》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三国演义诗词之《马跃檀溪》鉴赏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
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
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释词】
①宦游:古代称在外做官或者求官。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檀溪:古溪名。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唐代即已干涸。
②停骖:骖,三匹马驾一辆车;停住马车。诗经·采菽:“载骖载驷。”驷:一车套四匹马。
③咸阳火德衰:指汉室衰微。史记·高祖本纪唐·司马贞索隐:“汉仪注:‘高祖六年,更名咸阳曰长安。’”按照“五行”之说来解释朝代的兴替,据说汉朝是火德,故汉朝的衰落为“咸阳火德衰”。
④一川烟水:一川,一条河流;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⑤青玻璃:形容溪水碧波如镜,好似青玻璃。
⑥但闻:但,只;只闻。
⑦临流:临,面对;流,溪水。
⑧浑:简直。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蔡瑁追杀刘备未成,乃奏请刘表:“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并差人请刘备赴宴。阴谋在襄阳会上暗藏刀斧手,除掉刘备。席间伊籍伺机告之刘备。刘备大惊,飞身上马,望西门而走。行无数里,被水深波急的檀溪所阻。恰值此时,蔡瑁追兵将至,刘备急无可奈,纵马跃溪,如腾云驾雾,飞上对岸。这个传奇的故事,后人以诗咏之。
这是一首吊古抒情诗。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个层次,凭吊古迹,追寻历史,发思古之幽情。中间十二句为第二个层次,追叙和描绘宝马救主、飞越檀溪的传奇故事。后面六句为第三个层次,抒发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惘怅情怀。此诗是小说家选用古人的诗篇,把它穿插在情节之中,以小说家全知叙事者的身份抒情和议论。如果仔细品味,诗的结尾所表达的情感与小说的情节是不合拍的。尽管这样,已经是毛宗岗在修定三国演义时,将嘉靖本五首咏“马跃檀溪”的诗,删掉了四首,只保留了这一首。那么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小说家如此重视“马跃檀溪”这一情节,安排如此多的诗歌,强化这里的议论和抒情成分呢?其蕴涵的深意有三:
其一,用宝马的风姿壮采,烘托一代霸主的超凡和伟岸。古人常将“马上看壮士”同“月下看美人”来对举,可见,在英雄传奇的时代,宝马与英雄,两者互为生发映衬。马具有人的气质性情,人配宝马更具风姿壮采。宝马对英雄的烘托,是其他所不可比拟的,人们可以从马的勃勃生机中诱发出英雄的传奇魅力。三国志裴注:“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太平寰宇记:“张飞有马名玉追,时歌曰:人中有张飞,马中有玉追。”不难看出,英雄靠其宝马壮其行色。因而这首诗中极尽浪漫的色彩描绘刘备马跃檀溪的壮丽情景:“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这里已点破了人与马互为映衬,所谓“波中忽见双龙飞”,宝马为龙驹,刘备是未来的皇上,也是龙,只不过眼下是一条困龙,未乘雷上天而已。
其二,还有一层深意,宝马救主的传奇,之所以人们津津乐道,实质上还是渴求君臣遇合,企盼建功立业的深层心理的写照。“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危难中刘备与宝马“两相遇”,犹如一个寓言故事一样,象征了真龙天子的刘备即将遇到辅佐他的将相之才,君臣遇合,如鱼得水,一展宏图大志。掘开了这层深意,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小说以下展开的一系列情节,巧逢司马、徐庶荐贤、三顾茅庐、诸葛出山……
其三,这首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英主龙驹”为什么此刻会“两相遇”?这体现了小说家的天命观。刘备一生由此有了重大的转机,这是“天数”。“却说玄德跃马过溪,似醉如痴,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于是策马前行,遇到司马徽先生。司马徽先生帮助刘备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刘备认识到有武将而缺谋臣的弊病以后,还不放过对“天意”做了指点,他引用了当时一首民谣:“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进而解释道:“此谣始于建安初:建安八年,刘景升(刘表)丧却前妻,便生家乱,此所谓‘始欲衰’也;‘无孑遗’者,不久则景升将逝,文武零落无孑遗矣;‘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并且指出:“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多么明确地把“天命”做了解释。联系宝马救主这一传奇的故事,不都是“天命”的显现,而且是“龙向天飞”开始的征兆。
从上面三层蕴意来看,小说家设置刘备在事业上开始发达,是从二条叙事结构线展示的,一条是“宝马救主”至民谣预示,以浪漫主义色彩点染和烘托;一条是巧逢司马到三顾茅庐,以现实主义笔墨铺叙和描写,互为映衬,虚实结合。可见,此篇诗歌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的一笔。
猜你喜欢
  • 寓言“鹳迁其巢”注释、翻译和解说

    子游为武城 ① 宰。郭门之垤 ② ,有鹳迁其巢于墓门之表。墓门之老以告曰:“鹳,知天将雨之鸟也,而骤迁其巢,邑其大水乎?”子游曰:“诺。”命邑人悉具舟以俟。居数日,水果大至,郭门之垤没而雨不止,水且及

  • 寓言《差不多先生传》全文和鉴赏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 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 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 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

  • 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全诗赏析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 小学古诗词5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5篇,内容包括要小学古文5篇,字数要少点的哦,求5篇适合小学生背诵的短篇古文,小学必背75首古诗。孟母断织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

  • 苏轼《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全诗鉴赏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

  • 苏轼《醉翁操》全诗鉴赏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和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

  • 辛弃疾《赠申孝子世宁》全诗鉴赏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

  • 脱脱(元)

    作者简介脱脱(1314—1355),字大用,生于蒙古贵族之家,元末丞相。脱脱自幼拜浦江名儒吴

  • 《十日谈》

    《十日谈》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1313—1375)的短篇小说集,也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1348年,佛罗伦萨十个青年男女为逃避黑死病,在乡间住了10天,为消遣时间,每人

  • 《先秦散文·尉缭子·十二陵》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尉缭子·十二陵》原文鉴赏 威在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