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钓台画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徐凝
一水寂寥青霭合①,两崖崔崒白云残②。
画人心到啼猿破③,欲作三声出树难④。
【注释】
①一水:指严陵钓台下之富春江水。②崔崒(cu):高大险峻。③画人:指道芬上人。④三声:指猿啼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三峡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评说】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四七四。
徐凝(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元和年间有诗名,但无进取意。与韩愈、白居易有交往。凝诗风朴实,张为诗人主客图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徐凝为及门。钓台画图为道芬上人所作之画。
道芬上人“因画钓台江山而逝”(见徐凝伤画松道芬上人题下注),这种为绘画艺术呕尽心血的品质令人敬仰,其伤逝又令人深感痛惜。这首观钓台画图的前两句即写出了诗人对画家的追悼伤痛之情:高士已逝,江山寂寞,空余画面上为青青烟雾笼罩着的严陵钓台及被残云萦绕着的两岸山崖。这两句既是对画面实景的描绘,又颇有凄凉之味,寓有追悼之情。三、四两句则言道芬上人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执着热爱,一心追求画面能画出哀猿啼破之声的技艺,但终究是“欲作三声出树难”,绘画艺术有其局限性,想把“猿啼三声”画出来是很困难的。这里指出了绘画艺术与诗歌等其他艺术之间的差异性,即绘画不能表示声音,更无法表现出“啼三声”这样一个持续的声响传递过程。
-
【3422】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孙正聿著,现代出版社,51 3万字,2016年7月第1版,68元)△本书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总体线索,以“激发思想
-
(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二)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三)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① 。虢亡, 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② ,寇不可玩 ③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 辅车相依 ④ ,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
-
戏请黄鲁直学士秦少游贤良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
-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安史之乱时,全家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题一作《惠崇春江晚景》,又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为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所写的一首题画诗。 惠崇,宋代建阳(今福建省
-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作品赏析老耻妻孥笑:一作老被樊笼役-----------------------【朱注】依草堂蔡
-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阴德自然宜有庆,皇天可得道无知。[于公阴德.其后蕃昌。皇天无知,伯道无儿。]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微之履信新居多水竹也。微之文集凡一百卷。]莫虑鹓雏无浴处,
-
国学名句“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别人有过失,自己一定知道;自己有过失,怎能自己会不知道?意思是说别人的过失,自己一定知道,自己的过失,自己更应当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