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朱自清《给亡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朱自清《给亡妇》赏析

朱自清给亡妇原文

给亡妇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抒情性散文,作品第一个字“谦”,是作者对亡妻武钟谦的爱称。作者与武钟谦于1917年结婚,1929年11月她不幸病逝于扬州家中。三年之后,作者怀着悲痛心情写了这篇文章,尽情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抒情之文最忌浮泛。在给亡妇里,作者在表达自己哀悼之情时,既不是捶胸顿足,也不是抢天呼地,只是深情绵邈地细诉着亡妻生前的一切,回忆着她十二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种种恩情。他忆起她的慈爱,她对孩子一点也不偏心,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一般儿爱”,也没有“养儿防老”的私念;他忆起她的贤慧,她不但为丈夫吃苦,还为他分苦,用自己首饰资助丈夫求学,她操持家务,从烧饭到洗衣,“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他忆起她的温顺,她忍受婆家和娘家的气,没有一句埋怨的话,虽然吃苦不少,没过几天好日子,可从不对丈夫发脾气;他还忆起她的克己,虽然身体不好,“病的只剩皮包着骨头了”,还是一心照顾着丈夫和孩子,有病也瞒着。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就是这样的绵远,这样的深沉!真是柔肠百结,梦寐难忘呵!

给亡妇之所以感人,就因为作者写得具体,写得细致,从上述简要分析中不难看到这个特色。这里还可以补充一点,即作者在叙说亡妇种种好处时,常常抓住一些细致的表情和动作,把她的品性显得更为突出鲜明,譬如说到她对儿女的无微不至的爱护,又如写她的温顺,当作者听到她常回娘家有点动气,连信都不给她写,可暑假回去见了面却看她“一脸笑”。再如写她对丈夫的体贴,“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那哭和笑,那“竖起耳朵听”和“一骨碌坐起来”,都可以说是细端末节,但这些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却是十分有力地反映了她的为人。作者说,自己和孩子平分了亡妻的“世界”,显而易见,在作品里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个“世界”的细微的描摹,反映她的生活史,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一个温柔敦厚、吃苦耐劳、贤慧善良的普通妇女的形象,看到她那被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经济胁迫、家族冷遇,以及战争动乱等种种苦难折磨下,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作者千种柔情万缕哀思就如涓涓细流,倾注在那对亡妻生前种种情态的具体描述之中。因此透过它,我们不但体察到亡妻对丈夫和儿女的感情至为深重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至情的人,同时也从中察见了作者对亡妻彻骨思念的内心世界,看到了另一个至情的人,受到了深深的感动。

摈雕琢、去藻饰,是这篇作品的风格。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给亡妇动人处也在这里。就以作者表述亡妻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那段文字来说,他从亡妻十二年来所经历的种种苦辛说到后来因病生离死别,其中没有用一个形容词,也没有什么特别安排的句式,一切均是平实而素朴的诉说,但那种深切的悼念,以及由悲哀的思忆而勾起的怨、恨、悔交杂着的情绪,又是何等诚挚动人!作者对亡妻的感激之情,只要如实写出就够了,在这里任何修饰都是多余的,这种感情是来自记忆的深处,是从心灵的深处缓缓地流泻出来的,它是那样朴实,那样自然,然而又是那样浓,那样醇。

给亡妇是用书信体写的。和素朴的风格相一致,作品的结构铺排也是平实的。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是向亡妇概述几个儿女的情况,第二段紧接上文,详细回叙她十二年中如何把生命耗费在儿女身上的情形,极写她的母爱;第三段,写她为丈夫所历经的千辛万苦,极写她的情爱;第四段则写她如何因劳成疾终于死去的情由,总叙了她对丈夫和儿女的深厚的爱情。从整个结构来看,作者是信笔写去,情节是极为自然地伸展着,但伴随着作者的倾诉,作品中形成的感情层次,却是一层压一层,一层重一层,作者愈写愈细,愈写愈深,感情也越来越重。在最后一段描写上坟中,作者没有激情陈词,没有强烈动作,没有悲恸,没有眼泪,有的只是这种平静的轻声细语,然而这平静的细诉中却是蕴含着何等沉痛的悲思,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几个“你”,一字比一字重,它把贯串通篇的情感,一下子提高到不可超越的高峰,真是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作者通过这种结构铺陈,把情与事交相糅合,不但精微地描画了亡妻生前种种情致,还深沉地表露了自己不灭之情,给作品染上一层缠绵委婉的抒情色彩,既有波起词间的深意,又有意存篇外的含蓄。

给亡妇所以动人,归根结蒂还在作者对他所写的对象,有极为深刻的感受。作者说,“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我之有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的”。这确是“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了。是的,只有像作者那样亲身承受妻子恩情的人,只有像作者那样对生活有着独特感受对自己妻子有至深感情的人,才能写出像给亡妇那样使人味之无穷、闻之动心的至情散文来。

猜你喜欢
  •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妙解音律,其词声

  • 辛弃疾《定风波 再用前韵,药名》全诗鉴赏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作品赏析【注释】①再用前韵:前此,词人有《定风波

  • 髻 琦君

    母亲年轻的时候,一把青丝梳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白天盘成了一个螺丝似的尖髻儿,高高地翘起在后脑,晚上就放下来挂在背后。我睡觉时挨着母亲的肩膀,手指头绕着她的长发梢玩儿,双妹牌生发油的香气混合着油垢味直薰

  • 《论语·子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十九·一]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十九·二]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 ① ?焉能为亡 ② ?” [十九·三] 子夏之门人问交 ③ 于子张。子

  • 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全诗赏析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 《次韵答德清知事袁潜修袁为湘潭人其县酱油最赏析》

    原题:次韵答德清知事袁潜修袁为湘潭人其县酱油最擅名故掇句及之

  • 名诗《苏幕遮》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 白居易《残春曲 禁中口号。》全诗赏析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 “有螃蟹无通判”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有螃蟹无通判》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太祖闻而患之,下诏

  • 白居易《看采菱》全诗赏析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