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答章孝标》原文和鉴赏
假金方用真金镀, 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 何须空腹用高心。
答章孝标是李绅赠答中唐诗人章孝标的一首七绝。李绅镇守淮南时,春日遇雪,因章孝标颇有诗名,就请他赋诗,章孝标挥笔而就,李绅非常欣赏,把他推荐给朝中主持考试的人,章孝标得中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授校书郎。章孝标是浙江桐庐人,及第后从长安南归时,先行寄给在扬州的李绅一首诗:“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诗中流露出章孝标中进士后得意自矜、夸耀于人的心理。李绅看到章的寄诗后,“亟以一绝箴之”,写下了这首答章孝标,以前辈和朋友的身份口吻,来规劝他。
因为章孝标的寄诗中有“金鞍镀了出长安”句,意思是说,今日自己得中进士,身价倍增,很有光彩,就像普通马鞍镀了金,和往日大不相同。李绅答诗头两句即针对这一点说:“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用比喻的方式指出:一个人果有真才实学,不需要靠外在的名位去文饰,就像假金才镀金,真金不需要镀金一样。中进士对一个人来说,只是给他增添了一份外在的荣耀,其实并不能对他这个人的品德、学问有所损益。一个人的品德才学俱佳,即使没有外在的虚饰,仍无损其美质;一个人的品德才学如果有所欠缺,即使通体流光溢彩,对其质地仍然无补。后两句“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则是提醒章孝标不要忘记成进士的艰难,困守长安多年,才好不容易考中,而中进士只是一个人政治生涯的开始,今后在仕途上有无进展,正难预料,一切都还在未定之天,所以千万不要慌着去做“十改官”的畅想曲,而想入非非,得意忘形,就像一个眼下连普通饭菜都吃不饱的人,空着肚皮却去侈谈美巽佳肴、山珍海味。这二句诗当是由国子助教卑职起家、曾入相出将、在宦海中沉浮多年的李绅,作为过来人的甘苦经验之谈。“十载长安得一第”中的“十载”,是多年的意思,章孝标初及第酬孟元翊见赠云:“六年衣破帝城尘,一日天池水脱鳞”,可知孝标是在长安过了六年破衣尘颜的困顿岁月后得中进士的。
从哲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两句,触及了外观与内涵、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外观诱人的东西往往是假货,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都不乏其例。器小易盈,物假方饰。真,不需要文饰;真,就是表里如一。不论人或事物,其性质和价值都是由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外观、表象与本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能等同或改变本质。
-
《送魏大从军》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作品之一。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军而去的别离之情。全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壮士离去的场景,情感真挚深沉。诗中情感真挚,豪放激昂的笔调展示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无尽思念。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及铺陈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诗更显得豪情壮志。通过阅读和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子昂对友情和别离的真情流露,也体会到他对于忧国忧民的思考和关怀。
-
范成大:志岩洞(节选) 范成大余尝评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士大夫落南者少,往往不知,而闻者亦不能信。余生东吴,而北抚幽蓟,南宅交广
-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
幕府三年客,群居几日亲。初分阙口路,犹见洛阳人。◇麦晴将秀,田花晚自春。向家行渐近,岂复倦征轮。
-
吾皇提剑清寰海 ① ,创业垂基四百载 ② ; 桓灵季业火德衰 ③ ,奸臣贼子调鼎鼐 ④ 。 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 ⑤ ; 群盗四方如蚁聚 ⑥ ,奸雄百辈皆鹰扬 ⑦ 。 吾侪长啸空拍手 ⑧ ,
-
数学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缀术六卷”,《旧唐书·经籍志》作“缀术五卷”。南北朝祖冲之、祖暅父子合撰。约成书于齐梁年间。该书不幸亡佚于北宋,部分内容经各种典籍引录,保存至今。 祖冲之,字文远。生于
-
鱼藻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骤看浮峡过,密作渡江来。牛马行无色,蛟龙斗不开。干戈盛阴气,未必自阳台。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大历元年作。【洙注】诗云“绞龙斗”、“于戈盛”,是张献诚、杨子琳、柏茂林并起兵
-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二十岁左右与唐琬结婚,彼此恩爱,伉俪相得。但因不容于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