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入杂曲歌辞。这一曲名始见于南朝乐府民歌。古辞仅见一首:“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描绘广陵女子驾着菱舟逆浪而上,卖弄本领的情景,大胆泼辣的神态皆于自夸的口吻中见出。崔颢的长干曲四首便从这首古辞的意思中生发而来。
古辞中的女子迎浪相邀的人是谁?她在向谁作自我介绍?诗中没有明言。而南朝乐府民歌大多是以女子口吻所唱的情歌,这就使崔颢的长干曲能根据古辞所留下的想象余地,将它的意思扩充成四首问答式的民歌,构想出一个采莲少女与一位船家青年在水上相识的一幕情景,表现了人生中偶而相逢的片刻意趣。
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话。联系其他三首来看,这个女子应是在江上采莲,见到船家青年,可能因对方的乡音引起了她的注意,便主动上前搭话。她先问对方住在何处,语气直捷,开门见山。然后不等回答,便介绍自己住在横塘(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与长干相近)。接着似乎又很快意识到这样直截了当地向一个陌生男子打听住处并自报籍里,未免过于唐突,于是旋即便解释自己之所以停船借问的缘故,是想到彼此可能还是同乡。四句平平常常的问话,语意直白而又几经转折,虽不见人,却闻声便可见出这个在水上长大的女子快人快语、热情开朗的性格,天真而大胆的表情中还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欲与对方结交的情思。
王夫之评此诗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中的有字之处只是截取女子试探性的几句问话,而这幕对话的情节和背景则都在无字之处:江上船只来往、姑娘们结伴采莲的景象,女子对船家口音的反应,她驾着莲舟主动靠近船家的过程,问讯时曲折微妙的心理活动,无不活现在她的声情口吻之中,却又并无一字落入言筌。
这首诗只是两人相识的开端,但简洁有味的口语,直接发自内心的声调,以及直面相问的开场白,语意中似有若无的情思,启发了无穷的联想,并自然引出了以下的三首问答诗。
-
刘桢的《赠从弟·其二》是一首古代诗歌,这篇文章根据网上的翻译和译文,将原义保持并且语句通顺地进行了转述。
-
优孟歌 作者: 何国栋 【本书体例】
-
旧历四月十八,是我国东北地区赶娘娘庙会的日子。过去,在这一天,东北各地大大小小的娘娘庙,庙门大开,钟鼓齐鸣,香烟缭绕。善男信女烧香还愿,络绎不绝,做买卖的、卖艺的、耍猴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看热闹的
-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
唐·骆宾王2某初至乡闾,言寻旧友3。耆年者化为异物4,少壮者咸为老翁5。山川不改旧时,
-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漳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今君舍我去,从此故人希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语非。佳人西方子,佩服贝与玑。宛兮若处女,未始识户扉。何必识户扉,潜玉有光辉。
-
(解题) 本篇以“胠箧”为名,但不是篇文的首二字。只以首二字 “将为”非实字,不能取以为名,故取其下两字。虽非首字,亦当以首字相看。“胠” 旁开也,即撬
-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一头瑞金,一头陕北你用手和嗓门随便拽拽或喊喊雪山、草地、赤水、铁锁链千山万水都动弹有人说雪山是雪坟、草滩是草坟河水是水坟這话说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