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至楚,见空髑髅”注释、译文和感悟
夜半,髑髅现梦曰:“向,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悦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返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②(庄子·至乐)
【注释】 ①之楚:至楚。髑髅(dúlóu):死人的骨头骷髅。 (xiāo)然:白花花的骨头。撽(qiào):击打。将:抑或。钺(yuè):古代的一种兵器,像大斧头。遗(wèi):赠送。春秋:岁月,年纪。②向:先前,此前。生人之累:人生之累,人生的累赘。南面王:国君,君王。司命:主管生命的神。闾里:邻居们。知识:熟识的人。
【译文】 庄子到楚国去,途中遇见了一个空洞的死人头骨,白花花的,便用马鞭鞭杆敲了敲,对着头骨说:“先生,您是因为贪生失理、犯事而这样的吗? 抑或您是因为国破家亡、被刀斧所杀而这样的吗? 抑或因为您不善的行为,给父母、妻子、子女丢丑,羞愧而死而这样的吗? 抑或您是由于冻死饿死而这样的吗? 抑或您是由于年老衰亡而这样的吗?”于是说罢,拉过头骨、枕在头下睡去。半夜的时候,头骨显梦对庄子说:“白天,您滔滔不绝,好像一位辩士;您所说的,都是活着时人生的累赘,死后就没有了。您想听听死后的快乐吗?”庄子说:“是的。”头骨说:“死了,上无君、下无臣,也没有春夏秋冬四时的烦心事,任情地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而生活,即使做君王的快乐也不会超过它。”庄子不相信,说:“我让生命之神恢复您的人形、还原您的形态和容貌,让您返回到您的父母、妻子、子女、乡邻、熟人之中,您愿意吗?”头骨深皱眉头,说:“我怎么能抛弃胜过君王的快乐——死亡,而再受人间的劳苦呢!”
【感悟】 死了比活着快乐。这是极端的厌世思想。
红楼梦的“好了歌”唱得更明白,说一死百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名言: 常者,道之纪也;道不以权,弗能济矣。 释文>= 注释: 纪: 纲纪, 根本。权: 权变, 根据客观情况而作出改变。济: 补救。 句意: 保持常态是道的根本; 道假如不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动,
-
文略也从牵吏役,质夫何故恋嚣尘?始知解爱山中宿,千万人中无一人。
-
卜算子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祝 【
-
在北朝为数不多的文人中,温子昇是较为杰出的一位,他留下的诗歌很少,《春日临池》诗是代表作。
-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羞云敛惨伤春暮,细缕诗成织意深。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
-
这是一首闺怨词。人在愁绪中,雨是借以诉请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压蕊丝丝雨”,真切地写出春雨的绵长轻润。但这丝雨“困”花“压”蕊,原来也像是了解了闺中女子的愁肠,一任默默地飘洒相伴。“斗帐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红罗绣帐里却不能成寐,便更觉得
-
佛法入中国,尔来七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围棋斗白
-
潜卷授之【原典】韩魏公在魏府,僚属①路拯者就案呈有司事,而状②尾忘书名。公即以袖覆之,仰首与语,稍稍潜卷③,从容以授之。【注释】①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
-
开元九年 (721) , 王维二十一岁擢进士第, 解褐太乐丞。这年的秋天, 太乐丞王维因为舞黄狮子犯禁 (《黄狮子》这种舞蹈, 皇帝不在时不能演出) , 获罪贬官。被逐出京城, 贬为济州寺仓参军。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