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昇《春日临池》春日写景抒情诗
春日临池·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飖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在北朝为数不多的文人中,温子昇是较为杰出的一位,他留下的诗歌很少,春日临池诗是代表作。
诗的前四句为写景。“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点明节令与时间,正是春天傍晚时分,习习和风,春树摇曳;转而在暮霭中升起一片红霞。这是举目远眺,大处落笔。“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暗示“临池”。满天云霞映照在碧玉似的池水中,犹如山峰的倒影峥嵘多姿。“嵯峨”形容云霞高峻。“连璧”表示波平似镜。不久,云霞逐渐四散开去,由深色而变为浅淡,池中的倒影也不断变化,在粼粼波光中,万千光点闪烁不定,直似片片碎金。这是临池所见,细致刻画。诗人在傍晚时光的推移中,描摹丹霞的升起与消散,以临池所见丹霞映照的独特景观,将天上地下变幻不定的景象融为一体,写得极为壮观而出色。充分显示了这位北朝诗人的艺术才华。
诗的后四句是抒情,连用两个典故表达好友不遇、知音难觅的感情。庄子与惠施曾游于濠梁之上,见鯈鱼从容出游,庄子称之为“鱼之乐”。惠施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见庄子·秋水)这是“徒自临濠渚”和“谁辩游鱼心”的出典。“空复抚鸣琴”和“莫知流水曲”则是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这是历来为人们称道的“知音”故事。诗人情感的抒发与景色描写是密合无间的。春日临池,惜乎没有知音同游,于是有知音难觅的感叹。由临池凝思,联想到濠上的辩鱼之乐,也极顺理成章。满天云霞似高山嵯峨,满池春水如晶莹碧玉,也自然能使人联想到高山流水的故事。这样,整首诗上下二段有机组合,显得浑然一体。
此诗的精华在于“嵯峨”二句,那细致的观察、贴切的描摹、生动的想象,以及对仗的工整、辞采的华美,都足以显示这位北朝诗人确有高超的艺术才能。看来魏书·温子昇传称他足以“陵颜(延之)轹谢(灵运),含任(昉)吐沈(约)”,即使有些夸张,但也不是绝无依据的。
-
角弓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作品赏析日晓:一作日晚。
-
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疲疴苦沦世。忧痗日侵淄。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作品赏析【注释】:金鼎合神(一作还)丹。变化固幽(一作非)类。忧痗(一作
-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蔬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雅言朗诵古诗词,内容包括求高中雅言经典诵读稿,赞颂校园的诗歌,"明礼修身雅言雅行"诗歌朗诵稿件====紧急求助搜,关于明理修身,雅言雅行的三字经或诗歌。校园赋为山东科技大学校庆而作大哉科大!南窥江淮,北临黄河,东望大海,西揽岱岳,沂蒙在胸,长城[1]中隔,园分三区,气吞两国[2],小珠山
-
八月十五夜玩月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
-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