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泉石膏肓”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泉石膏肓
【出典】 旧唐书卷一九二田游岩传:“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初补太学生,后罢归,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去。其母及妻子并有方外之志,与游岩同游山水二十余年。后入箕山,就许由庙东筑室而居,自称‘许由东邻’。调露中,高宗幸嵩山,遣中书侍郎薛元超就问其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 ‘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释义】 初唐田游岩有“泉石膏肓”之语,意谓酷爱泉石,犹如病之入于膏肓。后因用为山林游赏的典故。
【例句】 ①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辛弃疾定风波·用药名招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1900)这里用以表明自己性爱山林,与“游雨岩”相扣。②乐余龄、泉石在膏肓,吾非诈。(赵希迈满江红[三十年前]2691)这是说自己晚年酷爱山水,已如病入膏肓。③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曾宏正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2977)这是说此处风月无边,有人乐游泉石,如病入膏肓。
-
作者: 谭素钦 【作家简介】大冈升平(1909—1988),
-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野晦寒阴积,潭虚夕照空。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
艾子行于海上,见一物圆而褊 ① ,且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蝤蛑 ② 也。”既又见一物圆褊多足,问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螃蟹也。”又于后得一物,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问居人曰:“此何
-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漆匣镜明头尽白,铜瓶水冷齿先知。光阴纵惜留难住,官职虽荣得已迟。老去相逢无别计,强开笑口展愁眉。
-
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公有两义:一是与私相对,指国家、社会的整体及其根本利益;二是与偏相对,意为公正。这两个意义相为表里:为公去私则公正存乎其间,不公正行事则必出于私心偏心,伤及公义和公利。
-
搜神记《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 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 “其雨淫
-
曹植的情诗充满了深情和细腻,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他通过细腻的描述,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痴迷之情。这些情诗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华,也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读曹植的情诗,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情和情感,使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这些情诗充满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表达了对爱情的痴迷和追求,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什么意思|大意|注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