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吕氏春秋》原文注释与鉴赏
贵公吕氏春秋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
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刀而虫出于户。
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
殿前欢·感时 倪瓒 温啼红,杏花消息雨听中。 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 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 冰弦玉柱,弹怨东风。 倪瓒:(1301~1374年),
-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号令是北伐出师的号令,天声是大宋天朝的声音,这声音,北方遗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桥》诗云:“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有了这样的基础,北伐号令一出,即如飓风雷霆
-
归客自南楚,怅然思北林。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留君终日欢,或为梁父吟。时辈想鹏举,他人嗟陆沉。载酒登平台,赠君千里心。浮云暗长路,落日有归禽。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
【原题】:胡彦功挽章中间家事少贬遂谢宾客绝馈饷者三十年已而复振
-
【3615】党内政治文化怎么看怎么办(本书编写组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15 7万字,2018年5月第1版,40元)△共10章:导论——建设中国特色党
-
古文观止·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① 江出西陵②,
-
【注释】 选自《荀子·天论》。 天行:大自然的一切变化。 常:常规,一定的规律。 为:因为,由于。 【赏析】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变革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探讨头顶上的天,“天”成了百家争鸣的热
-
水乡天气,洒蒹葭、露结寒生早。客馆更堪秋杪。空阶下、木叶飘零,飒飒声干,狂风乱扫。当无绪、人静酒初醒,天外征鸿,知送谁家归信,穿云悲叫。蛩响幽窗,鼠窥寒砚,一点银[钅工]闲照。梦枕频惊,愁衾半拥,万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读伴奏,内容包括古诗朗诵背景音乐大全,适合古诗文朗诵的配乐,古诗朗诵配乐。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诗歌了。不同的诗歌配乐也是不一样的。最好使用轻音乐。暂且给你推荐几首吧。雪千寻故乡的风景Forrest Gump爱的罗曼
-
有人认为该词作于1194年(绍熙五年),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总体层次分明。 “霜寒透幕”借用了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之意----北雁带来的霜气来,即使装有重重帘幕,也抵不住寒威的侵袭,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