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心)(林庚)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春天的心·林庚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芜
随便的踏出门去
美丽的东西随处可以拣起来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
天上的雨点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谁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着雨伞
车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识的
含情的眼睛未必为着谁
潮湿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颜色
水珠斜落在玻璃车窗上
江南的雨天是爱人的
这首只有十二行的短诗,读后给人的感觉是朦胧的,它似乎只是在体验和描述一种无名的情绪,一种状态和氛围,而并非企图传达给我们一种什么意念。
诗的开头是明喻,告诉人们春天的心犹如在冬眠的草一般荒芜、寂寥。这是诗人初春的一种慵倦、疲惫或百无聊赖的情绪意态,一开始就传达出莫可名状的感受。接着诗人写自己随便踏出门去,这种无所事事的随意性正是此种心境的一种反映、折射。正是由于心的荒芜、寂寥,才更容易为那些美丽的东西所吸引、感动,所以“美丽的东西随处可以拣起来”。开头三句是诗人自我心境和行为的描写和陈述;底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出门所见时的场景。少女是美丽的,其心情更是缠绵而朦胧,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诗人在此敏锐地捕捉到了少女这一诗的永恒美的主题,这无疑探触到了美的世界的极致。可贵的是,诗人对此并没有大肆铺张描绘,而是一笔带过,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然“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说的”,那就只好把笔触转移到客观的景物上面,这时天上不时地下着小雨,细雨绵绵,犹如那少女的情丝,不绝如缕,雨滴说不准落在谁的身上,街上的行人纷纷打起了雨伞,细雨敲打着,发出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久久地荡漾在诗人的心头,这难道不又是一幅美的极致吗?诗人把视线转移到流动的车厢内,车上的邂逅虽大都是不相识的,但却有许多含情脉脉的眼睛,无论它是为哪一桩事由或哪一个人,它都能给人以美的情致的体验与感受。
接下来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潮湿的桃花,姹紫嫣红,乃如胭脂。这就不禁使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许诗人一霎间瞥见了车窗外那朵潮湿的桃花,或许诗人眼见含情脉脉的动人的面容,不禁联想到桃花,我们觉得这无论是写实,还是象征,都使诗显得摇曳多姿,优美生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写法的不确定性,使诗产生了朦胧的美感效果。最后,写雨珠斜落在玻璃车窗上,我们试想,若顺着窗子远望,万物相融在一起,一片朦胧,那是少女的情丝呢,还是细雨的缠绵?诗人一定是说不清楚的,他只会感到一阵温暖的蜜意洋溢在心头,先前那心的荒芜和寂寥也被这片美的世界释解了。这是江南的雨天,是充满着爱人的情感的雨天。
这首诗的语言平易如话,不尚修饰,初读似觉诗句之间有些跳跃性,不易把捉,但细读起来,却觉有清晰的情节性;只是在情节的延展中插进些许微妙的联想。这样,既制造一种朦胧的效果,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又使诗的节奏和情绪流丽宛转,充满变化。
-
君子有三言可贯而佩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后呼天。
【名句】君子有三言 ① 可贯 ② 而佩 ③ 之:一曰无内疏而外亲 ④ ,二曰身 ⑤ 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 ⑥ 至而后呼天。 【注释】①三言:三句话。②贯:贯穿。③佩:记
-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这一组诗共九首,写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822),其时刘禹锡被贬于夔州。“浪淘沙”为唐代民间歌曲之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
-
【原题】:同冯缙云游无为以吾独胡为在泥滓分韵赋诗得泥字
-
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杰。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婿同舟货。往来江湖。时小娥年十四,始及笄。父与夫俱为盗所杀,尽掠金帛。段之兄弟,
-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 ① ; 停骖遥望独徘徊 ② ,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 ③ ,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
-
隋宫——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
-
(节自 《陈丞相世家》) 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①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 ② :“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
-
【4189】灰度决策:如何处理复杂、棘手、高风险的难题(〔美〕小约瑟夫·巴达拉克著,唐伟、张鑫译,机械工业出版社,6 25印张,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