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无事”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户牖(yǒu):门窗。准:依照,依据。
【译文】 上天虽然不忧虑人间的黑暗,人类开凿门窗一定能够获取光明,这样上天不需要去做什么事;大地虽然不忧虑人世的贫穷,可人类斩草伐木一定能够取得财富,这样大地也不需要去做什么事;圣人虽然不忧虑人类的危险,百姓按照君主的政令,参照别人的做法和经验,也一定能够获得自身的安定,这样圣人也不需要去做什么事。所以圣人居处高位,能够无害于人,却不能使人做到不自相残害,这样就需要百姓自己设法来去除祸害。圣人拥有天下,是自己被动接受的,并非是攫取的。百姓对于圣人,只能供养他,而不是让圣人来养育自己,这样圣人也不需要去做什么事。
【评说】 这是在替绝对权力寻找合法性证明,绝对权力是法家的法治所不可或缺的前提。这里的圣人是法家理想的君主模型。君主的地位犹如天地,万民像万事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样,自会服从必然性的支配。慎子想以此说明,君主要无事、无为,掌握好自己的权势,不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人。君主如果事必躬亲,看起来好像很有权,实际上干的是臣子应该干的事,这样,其实就把自己降低到臣下的地位了。
-
?此诗卷二十三已收,题为“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
-
国学名句“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出处和解释
【名句】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语出《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注引《江表传》。能充分发挥和利用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会所向无敌。
-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① ,仰天而嘘 ② ,荅焉似丧其耦 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④ ,曰:“何居乎 ⑤ ?形固可使如槁木 ⑥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
-
我让信念 扎入地下 我让理想 升向蓝天 我—— 愈是深深地扎下 愈是高高地伸展 愈是同泥土为伍 愈是有云彩作伴 根须牵着枝梢 勿让它 走向缥缈的梦幻 枝梢挽着根须 使得它 坚持清醒的实践 我于是有了
-
董文友奴年两七。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却似天
-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元好问·市隐斋记 吾友李
-
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
-
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就没过完,而正月十五元宵节可以说是年的最高峰。因为过了正月十五就下地干农活了,农活挤成个蛋儿,忙得喘不过
-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沉。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