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扶桑》全诗原文鉴赏
杨方
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华。
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
我心羡此木,愿徙著吾家。
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花。
晋代杨方所作的扶桑一诗,大体上可分两个部分来赏析。
首先,前四句着重从四个角度来描写扶桑花的姿容和风采。写扶桑的“形”,丰茸翘秀,美丽挺拔,长长的纤枝倒垂着,给人一种袅袅婷婷的印象;写她的“色”,绿叶掩映着红艳的花朵儿;而“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则是形容她的“音”和“香”,由于微风的吹拂,扶桑轻轻是摇曳,发出淡淡的娇音;她的芬芳的气息实可飘入云霄。这四句中,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等方法,使扶桑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既然扶桑花如此可爱,那么诗人又是如何抒发自己的爱花惜花之心呢?
在诗的第二部分,作者凭借前边的描绘所设的铺垫,直抒胸臆,情不自禁地写道:“我心羡此木,愿徙著吾家。”作者非常羡慕、喜爱扶桑,希望能将她移裁到自己的家中。诗写到这里,诗人并未止笔,而是尚嫌如此仍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继而又写到:“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与此花朝夕相伴,在她的下面游乐,把玩花儿,方能遂愿,可见诗人的爱花之心是多么真、多么切!
-
诗描绘出禹庙凄清荒凉的景色,歌颂了大禹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精神,含蓄地讽刺了当时社会凋敝不堪的现实,希望统治者能重整山河,实现国泰民安。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出处】唐.李端《 听筝 》 【意思1】女子想要得到那个听曲人 的顾盼,故意一再弹错琴弦。周郎:三 国的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错,便 要转过头去看看演奏者。这里以周
-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对花岂省
-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① 。(《庄子·养生主》) 【注释】 ①适:有时。来、去:比喻生、死。安时:应时,顺应 时机。处顺:应势,顺应事物的变化。 【译文】 生,老聃
-
作者: 朱金娥 【本书体例】
-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明
-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这是一首纪游诗。 东田是当时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胜
-
缭绫白居易①缭绫缭绫何所似②?不似罗绡与纨绮③。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
-
【注释】 选自《尚书·无逸》。武王去世,周公摄政。武王之子成王年长后,周公还政于成王,告诫他不可贪图逸乐。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诰词,是为《无逸》。 君子:指官长。 所:居官。郑玄注:“所,犹处也。君子处位
-
苕之华,芸其黄矣。 ①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②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③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④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⑤ 【注释】 ①苕(tiao条):即凌霄,蔓生,开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