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诗词之《刘谌之死》鉴赏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
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①!
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②。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③?
【释词】
①北地王:后主刘禅第五子刘谌,封北地王。
②搔首:搔,用指甲抓挠。心绪烦乱的动作。穹苍:苍天。
③谁云:谁说。
【赏析】
后主听信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受到其子刘谌的阻挡。刘谌劝后主与魏军决一死战,后主不听,执意投降。刘谌为此义愤填膺,至昭烈庙哭祖,而后自刎。
成都汉昭烈庙正中,刘备的塑像仪容丰满严重,旁边是他的孙子刘谌,偏偏没有他的儿子刘禅。而刘谌又是刘禅的第五子,在刘备殿中特意为他塑像是有来历的。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诸葛瞻父子阵亡,邓艾取了绵竹,又向成都挥戈。后主惊慌无措,而谯周力主降魏,又多次劝谏后主从之。后主正欲出降,其五子刘谌挺身而出,厉声责骂谯周:“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 自古安有降天子哉!”一腔正气,血气方刚,英敏过人。他据理直陈:“昔先帝在日,谯周未尝干预国政;今妄议大事,辄起乱言,甚非理也。臣窃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后主这个庸才,周围尽是弄权误国之奸臣,连他儿子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相反谯周劝其投降乃天意的谬论,他却记得十分清楚。刘谌继续劝谏其父:“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儿主战,父主降。后主令人将刘谌推出宫门,他万般无奈,大哭,并抱定以死殉国之决心,说:“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
刘谌同妻子都决心宁死不辱,其妻触柱先死。刘谌割下其妻的头,又杀了儿子,奔到昭烈庙中哭祖一场,直哭得眼中流血,自刎而死。刘谌悲壮而死,不辱志节。他不愧是刘备的孙子,大有其祖之遗风。毛宗岗对其十分激赏,他认为有刘禅这样的儿子等于无子,只有像有刘谌这样的孙子,才可以说有孙,虽死犹生 在回评中道:
武侯有子又有孙,而武侯不死;先主虽无子,有孙可以当之,而先主亦不死。使蜀之后主,而以北地王为之,则吴可吞,魏可灭,而汉亦安得遂亡哉? 虽然,绵竹之战,臣死于君,识武侯之家教;成教之失,子死于父,见昭烈之遗风 汉虽亡,凛凛有生气矣。
毛宗岗的逆向推理,正如这联诗所表达的:“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
初恋周作人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伊本姓杨,
-
上阕着重写女主人公独宿空房的孤寂心境。开首二句的构思就极为精巧,词人把抽象的“愁”情与无形的“西风”都人格化,它们仿佛早有约会似的,每年要到清秋时节前来赴约,相聚在一起,这就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心情作了十分富有诗意的表达。“旧游帘幕记扬州
-
悯耕者韦庄①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升平。如今暴骨多于土②,犹点乡兵作戍兵③。【注释】①韦庄:见《咸阳怀古》。②暴骨:暴露野外
-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
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②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③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④ 【注释】 ①乙亥:宋高宗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你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与和你一样有关的诗句,含有你字的诗词,带有‘你”字的古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原题】:予累日卧病适张文通惠教亦云服药漫成小诗呈之
-
杲杲朝阳时,悠悠清陂望。嘉树始氤氲,春游方浩荡。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绿野际遥波,横云分叠嶂。公堂日为倦,幽襟自兹旷。有酒今满盈,愿君尽弘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内容包括古今诗句中描写月亮的名句,提供一些关于月亮的经典古诗的名句,古诗中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
-
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 ① 之盗也与?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注释 ①窬(yú),在墙上或门上打洞。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装模做样以虚伪的表情来亲近别人。如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