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支队
当代长篇小说。 王树梁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第1版。分上、下2册。小说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个连队深入敌后山林地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机智勇敢地歼灭日寇古野大队的故事。作品通过山林支队和游击小组在群众的支持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进行了袭击大村、贾坪、坚守无敌洞,攻克古镇等战斗,在广阔的抗日场面和众多的事件中,塑造了指战员李吉昌、于克勤、王德成、秦虎、张广仪、张有力等英雄形象,也刻画了群众齐汉城、齐大娘、黑牛、刘慷等真心拥护八路军、英勇抗日的动人形象。作品围绕日军大队长古野多次企图消灭山林支队,结果都以惨败而告终的每一经过,表现了八路军执行毛泽东的建军路线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重大胜利,歌颂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作品也无情地揭露了古野阴险毒辣、诡计多端、残害抗日志士齐汉林、齐老刚等滔天罪行。此作发表于粉碎“四人帮”不久,当时颇受注目。
-
林逋《书寿堂壁》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②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③ 【注释】 ①寿堂:生前造的墓室,即寿坟。②结庐:筑室晋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萧疏:
-
作者简介 1941年出生于河北省沧县农村。1958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天津重型机器厂技工学校;1960年毕业留厂当工人;同年参军,考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当制图员;业余为部队文艺宣传队编写节目,锻炼了写作
-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身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 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 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 莫问奴归处。 【
-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出处】唐杜甫《 兵车行 》。 【译注】父母子女都来送别,路上的尘土飞扬,连宽大的咸阳大桥都看不见了。 【全诗】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
-
风雨 【原诗】:风雨凄凄(1),鸡鸣喈喈(2)。
-
缭绕西南隅,鸟声转幽静。秀公今不在,独礼高僧影。林下器未收,何人适煮茗。
-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出处】唐.张乔《 书边事 》 【意思】营中角声回荡充塞万里清秋,出征之人悠闲地倚靠着戍楼。和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①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②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③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④ 坎坎伐辐兮, ⑤ 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
-
曹植曰:“汉之二祖,俱起布衣。 [2] 高祖阙于微细,光武知于礼德。 [3] 高祖又鲜君子之风,溺儒冠,不可言敬。 [4] 辟阳淫僻,与众共之。 [5] 诗书礼乐,帝尧之所以为治也,而高祖轻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