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出处】唐.张乔书边事 【意思】营中角声回荡充塞万里清秋,出征之人悠闲地倚靠着戍楼。和煦的春风轻拂昭君的青冢,一轮白日坠落西部边地凉州。此时浩瀚沙漠再无蕃兵阻扰,偏僻的边塞也多有旅客来游。吐蕃与唐廷的友情似这河水,愿它永久滔滔滚滚向南奔流。 【全诗】 书边事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 ①调 (diao) 角:吹角。断:尽,占尽。②春风句:意思是说时间虽已清秋,青冢上却还如沐春风 (指草色尚青,遇秋风而未变白)。青冢 (zhong):指昭君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据传塞外草白,昭君墓上草色独青。梁州:唐时梁州治所在今陕西南郊。③穷边:绝塞,极远的边塞。④蕃:指吐蕃。此句喻蕃人之长欲南附。作者再书边事云: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今时圣主明。” 【鉴赏】

此诗为张乔游历边塞时所作,主要描写边塞安宁平静、没有 战事的景象,从中亦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首联描写边塞的军旅生活。边塞是民族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故历 来都属于军事重地,然而诗人却在这里描绘出另外一番景致。在这深秋 时分,悠扬嘹亮的号角声忽然响起,声音在空中久久回荡,而征边的人则 倚在戍楼上仿佛正在仔细倾听。这两句中,“断”字和“倚”字用得极妙。 “断”,有划破、划开的意思。悠扬悦耳的号角竟然划破秋日的长空,其声 音之清亮,以及边塞之宁静就都被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而一个“倚”字,又 刻画出征人安闲无事的情形,由此烘托出一片平和安宁的气氛。
颔联则描写昭君墓前和凉州地区的景色。“春风对青冢”一句,暗用 昭君出塞的故事。西汉时期,汉匈战争时断时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 和睦相处的局面。此句通过想象昭君墓前秋来依旧春风吹拂的情景,暗 示眼下边防安定、民族团结的事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希望这种和平景象 像昭君墓上的青草一样始终不变的美好愿望。至于“白日落梁州”一句, 则主要描写诗人远望所见。句中的“梁州”,当指“凉州”,与昭君墓所在地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相距甚远。诗人从眼前的昭君墓转而遥望凉州, 看到整个凉州城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由此联想到那儿也同样是一派 平和的景象。这两句写景,一虚一实,突出表现了边地的安宁。
颈联进一步就边地的安宁展开描述。因为边地没有战事,所以广阔 的大漠上看不见士兵;因为没有士兵阻挠,所以即使是荒僻的边地也仍然 有客人游览。这两句既体现出一种语意上的因果关系,又通过“无兵”和 “有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将边地的和平景象渲染得更加鲜明。
尾联“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两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民 族团结、友好相处的心愿,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故意境又提升一层。
全诗写景抒情,意脉一贯,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明朗情思,又可见出 诗人的胸襟。
猜你喜欢
  • 古典文学作品《活板》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2〕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3〕 ;已后典籍 〔4〕 ,皆为板本 〔5〕 。 庆历中 〔6〕 ,有布衣毕昇 〔7〕 ,又为活板 〔8〕 。其法:用胶泥刻字 〔9〕 ,薄如钱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作品《登高》,下一句为“臣伏念聊为儒”,上一句暂无具体信息。 这句诗的意思是:岱宗山上的先贤英雄,齐、鲁之间的重要事务还没有完成。 杜甫以山为喻,表达出他对祖国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关切和期望。诗句中“岱宗夫如何”意指问候岱宗山上英雄先贤的情况,“齐鲁青未了”则表示齐和鲁之间的事情还未完成,带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体寄托着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渴望和担忧。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组诗《秋浦歌十七首》,是大诗人李白晚年居秋浦(唐县名,今安徽贵池) 时所作。“其十”一首,从描绘秋浦山景落笔,触景生情,抒

  • 《同声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同声歌张衡【原文】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1]。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2]。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3]。思为苑

  • 辛弃疾《感怀示儿辈》全诗鉴赏

    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作品赏析【注释】①此诗旨在抒发归隐之思,却时时流露矛盾心态,此种鄙视现实而又难忘现实、壮志不酬惟有

  • 忍学全集译文与赏析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所忍才能有所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内圣才能外王,守柔才能刚强,慈悲才能超度。隐忍谦让自古以

  • 军礼经典散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礼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当我经过部队营门的时候,心里就总有种异样的感觉,因为我知道,那里总会有一双挑剔的眼神在把我注视,那里更有一颗年轻的心在把我期待。  说到其中的缘由,或许要从我刚上军校的时候开始。  记得那时候,除了我们每天正常的操课外,学校也时不时安排了我们一些

  • 高濂《保俶塔顶观海日》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高濂:保俶塔顶观海日 高濂保俶塔,游人罕登其颠,能穷七级,四望神爽。初秋时,夜宿僧房,至五鼓,起登绝顶,东望海日将起,紫雾氤氲,金

  •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唐山水诗鉴赏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这首诗写在诗人青年时离蜀入洛的路上,诗中抒写了诗人远离

  • 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全诗赏析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著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崖口上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