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明者:聪明的人。未萌:尚未萌发。聪明的人在事情尚未萌发时,就能预见到长远;有智慧的人在危难没有形成时,就能及时加以防范。指做事应防患于未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例】古人说:“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这是告诫人们:在问题尚未萌发之前,就要及早预防,以免问题成堆,积重难返,贻害无穷。(温胜元莫做“事后诸葛亮”)【提示】“未”不要写成“末”。



猜你喜欢
  • 《风流子·秋郊即事赏析》

    上片布景,展现行猎的场景。谓平原革枯,黄叶骚骚。这是重阳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时节,郊外平原,行猎的时间、地点,因此已有清楚的交代。但步入现场,却引起对于另一场景的思忆。接着,“今来是”,现场的场景又回到眼前。上片以“枯”、“残”、“惨”,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注释: 怀: 顾惜。 句意: 在刀枪林立的战场上奋勇拚杀, 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 连生我育我的父母都无法奉上孝心, 妻子儿女更无从谈起。 出处

  • 金庸

    金庸倪匡喜欢金庸小说,说查先生的书读了至少四十遍,每年一次,每次感受不同。金庸原名查良镛,周围人称他查先生,叫金先生他不理。金庸迷

  • 《屈原列传》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为楚怀王左徒(2)。博闻彊志(3),明于治乱(4),娴于辞令(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6),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7),应对诸侯

  • 苏轼《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全诗鉴赏

    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注释、译文和感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① 。(《庄子·知北游》) 【注释】 ①美:美德,功德。四时有明法:四季有明显的规律。 【译文】 天地无私地化育万物,有美德而不言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有明显的规律

  •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良冶(yě):善于冶炼铸造的工匠。裘(qiú):皮衣。良弓:善于制造弓箭的人。箕(jī):簸箕。父亲会冶炼金属,儿子就能触类旁通,学会缝皮装;父亲会造弓,儿

  • “翁仲”的意思,出处,故事

    “翁仲”,原是指秦代猛将阮翁仲。传说他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他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就称铜像、石像为“翁仲”。 关于“翁仲”,有一个有趣的历史传说: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下江南巡游。有一次

  • 苏轼《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全诗鉴赏

    题为引。?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作品赏析原题: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

  • 《王子猷雪夜访戴》原文|翻译|赏析

    南朝·宋·刘义庆王子猷居山阴2,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