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双调)清江引·无题》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双双月下重相会,鸾凤成佳配。笙歌出月随。珠翠添娇媚,劝君莫惜花前醉。
这道小令当是新婚上妆合欢时作,写得清丽动人。
元曲中写男欢女爱的篇章很多,写得缠绵悱恻的确实不少,但写得如此健康明丽的实在不多。爱情的确是一种奇妙的情感,它既明艳动人,芬芳四溢,又轻柔洁白,易污易逝。高尚的爱情可以使人变得圣洁、高尚,庸俗的爱情又会使人粗野、迷狂。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不仅是生活的永恒主题,更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为了这个主题,多少痴情男女,为了追求爱情而凋谢了自己的生活花朵。漫长的历史“偏要将痴和怨掩埋”,今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看到的而多数又是以悲剧结尾的爱的篇章,只不过是人类在爱的领域中奋力追求而又被无情的社会扼杀了的追求者的枯骨所发出的几束白光。无数迷情者在前边倒下,更有无数人继承上来,这就是人类。但生活留给我们的多是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悲剧故事。
与此相反,这首 清江引·无题,却是一首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诗章。
曲的一开头,用 “双双月下重相会,鸾凤成佳配”来直接破题,劈首而来,突兀立出,一下子把人们逼入那个欢天喜地的喜庆气氛中去。“双双”一词用得平而不平,这一词一下子进入核心。所有的爱情的追求,概括起来,不就是追求与自己心爱的人成双作对,长相厮守吗?正是因为“双双月下重相逢”,才给人一种梦已圆,愿已遂,心已满,意已足的欢乐气氛。月下,不仅点出了是新婚之夜,更增添了无限美好和诗情画意。试想,面对着天空的一轮团圆之月,迎着明月投在窗前的斑驳、摇曳的树影,一对佳人“双双”对月畅想、遐思,定会情不自禁地沉浸于爱的长河里。也许他们的爱的开始,正是在一个明丽的“月下”。“重相会”的“重”字,似很有深意。在旧时代,特别是封建礼教很盛的时代,男女自由婚配是难以想象的事,许多人结婚的那天才第一次见到自己所“委命”的人。但对于女人来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锤定音。若曲中所描写的这对佳人也如上面所述那样的话,也就无所谓 “重相会”了。正相反,我们有理由相信,女主人公和她的“娇婿”婚前早已倾心相爱,而他们所热烈追求的这种爱情终于有了婚姻的形式加以固定,和亲爱的人就要 (或已经)开始共同的朝夕相守的新生活,这确实是爱情追求最理想的结局(至少在那个时代是如此),所以主人公的幸福、欢乐溢于字里行间。“鸾凤成佳配”,鸾(音lua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鸾凤: 比喻夫妻,这里是指这一对新人。此二句是说,这对相爱的男女,终于在一个月色明丽的夜晚 “鸾凤成佳配” 了。
在一、二句点明了时间、事件之后,“笙歌出月随”一句笔锋一抖,拉开一片帷幕,给我们展现了又一番情景:在这个美丽如画的明月良辰,一对相亲相爱的佳人终于成婚。婚礼上一片笙歌。不知是笙歌引出了明亮而浑圆的皓月,还是圆月诱发了悠雅动人的笙歌。无论是哪种情形,这种热闹、浪漫的场景总是令人激动不已,联翩浮想。
如果说第一、二句是写静的话,那么此句便是写动;如果说前两句是正面描写的话,那么第三句便是侧面渲染。这里已经达到了情景相生的境界。仔细品味,还觉得一个“随”字用得精妙,不仅状出了笙歌与明月相呼应相承接的情景,而且还有对“成佳配”这对新人和谐、融洽的感情的暗示,可谓一语双关。
“珠翠添娇媚,劝君莫惜花前醉。”珠翠,代指女主人公。“珠翠”,不仅写出了婚礼上,这位即将为人妇的少女美丽的装饰,更从侧面暗示出少女的美丽和典雅。一位妙龄少女,配以明丽的 “珠翠”,定是 “回眸一笑百媚生”。“添娇媚”三字,则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女主人公与心上人成婚的幸福与满足。从女方着笔,明叙事件,暗写心理,省净得可以,也丰厚得可以。
“劝君莫惜花前醉。”莫惜,即“不惜”,即要舍得,要慢慢品味的意思。多年相恋,今日成亲,这一刻确实是令人陶醉的“花前”时刻。所有的痛苦,在这里有了完美的回答;所有的幸福,在这里酿成一杯美酒。要珍惜,更要好好领略,享受。
第一、二句为第一层次,开门见山,一下子抓住本质加以表现;三句自成一层,有过渡的意味,但在内容上更加深一层,由静而动,烘托、渲染;末二句为第三层,又叙述,又抒情,以愿望和劝导式语结束,亲切感人。
从全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看,健康、明丽,歌颂了真诚相爱,又祝福相爱的人珍惜幸福,你唱我随,告诉人们努力追求创造爱,更要在追求和享受爱的幸福时倍加珍惜之。
-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几道泉浇
-
作者: 阮瑀 【原文】: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
-
鲍溶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古代的下层文士,为了求得一官半职,经常要奔走他乡,辗转飘泊,所谓“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名句】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语出《礼记·曲礼上》,到一个国家要了解其法令所禁止的事,到某一都城要知道其习俗所不允许的事,到别人家去,要问其家中所忌讳的事。竟:通“境”,国家的疆界。禁:
-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 杜甫在成都留住了五年,梓州一年,辗转从云安来到夔州。这是杂写风物的夔州歌十绝句中的第一首。杜甫所以南奔,一是由于当时剑南节度使严武已死,自己失去了依傍,加上当地叛乱又起,刀光
-
⑨上元节:正月十五日。 ⑩国是家:以国为家。 ⑾龙灯花鼓:上元节民间挂龙灯打花鼓来庆祝节日。长剑走天涯:到遥远的地区去从事武装斗争。
-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
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予少家汉东 1 。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2 ,脱落
-
过夜的小客人 ◆ 扎拉森 清晨来临,我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突然,传来一声呼唤,打断了我残留的睡意。我是该醒了,我该马上就起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示欣赏别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关于欣赏他人的诗句或者欣赏自己的诗句,欣赏他人的诗句,欣赏一个人的诗词。表达“欣赏”的诗句有1.《陪晦翁游玉涧》年代: 宋 作者: 李吕夜琴响空山,临流水方折。老仙何处来,欣赏共清绝。不知卢仝家,还有许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