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三生杜牧之”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 宋·黄庭坚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动鬓成丝。’今春有自淮南来者,道扬州事。戏以前韵寄王定国二首:“……”。(见宋诗钞·山谷诗钞)
【释义】 黄庭坚于扬州赋诗有“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语。三生杜牧之,指唐代诗人杜牧转世。后人常用此典表示以杜牧相比,也借以表现恍如隔世之感。
【例句】 ①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姜夔鹧鸪天·十六夜出2173)作者用黄庭坚语,以风流狎妓的杜牧的后身自况。②流落今如许,我亦三生杜牧,为秋娘著句。(李南金贺新郎·感怀2857)作者此词为咏叹某流落女子而作。句中以杜牧为杜秋娘赋诗自比。③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姜夔琵琶仙·<吴都赋>云……2178)这里用本典自叙追忆旧游恍如隔世。④销凝处,谁说三生小杜。(施枢摸鱼儿[柳蒙茸]2955)词咏扬州琼花。句中借杜牧倾心的扬州青楼美女相比。⑤可惜风流,三生杜牧,少年张绪。(赵功可氐州第一·次韵送春3329)这里是以杜牧后身比况词中伤春的男子。⑥三生杜牧,惯识小红楼上宿。(仇远减字木兰花[三生杜牧]3410)这里以转世的杜牧比拟词中出入青楼的男主人公。⑦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王易简齐天乐·客长安赋3422)作者在词中以转世的杜牧自况,抒写重游临安的感慨。
-
题解 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即无差等的爱别人,消除嫡庶亲疏观念,它是相对于儒家的爱有差等而提出来的。兼爱是墨家治乱的对策,他们试图通过兼爱来实现天下太平。 《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观点一致而详
-
司马光 太元七年 (1) ,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 (2) ,议曰:“自吾承业 (3) ,垂三十载 (4) ,四方略定 (5) ,唯东南一隅,未霑王化 (6)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
-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
《先秦散文·庄子·【附录】·庄解小言(节录)》原文鉴赏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作者: 王羲之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如何古诗词快速记忆,内容包括如何快速记忆古诗词,如何快速记忆古诗词,怎么样才能快速地记住古诗。理解记忆法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这些内容肯定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只要你将诗中的意思背记下来,到用的时
-
【4379】领导力要素(〔美〕约翰·P·科特著,袁品涵译,中信出版社,14 4万字,2019年6月第1版,68元)三部分(9章):一、当今的商业领导
-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