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得鹿”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梦中得鹿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处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旁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之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认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释义】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是说一个打柴人偶然间遇一头惊鹿,把鹿打死后藏了起来,用树枝盖在上面。过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以为打鹿、藏鹿是个梦。偏是一路上念念叨叨地自言自语,让一路人听到了。这人按听到的话去找鹿,却真的找到了。回家后告诉妻子说:“这个打柴人真会做梦,梦的都是真事。”他妻子说:“你真是梦见打柴的人才得鹿吗?那与打柴人有什么相干!是你自己做了个真真实实的梦才得鹿的。”那个打柴人心有不甘,回家后真的做了个梦,梦见藏鹿的地方,还梦见把鹿取走的人。于是两家到士师那里打官司。士师听完了,判他们二人各得一半鹿。郑君听了说:“嗨!士师是不是做梦,梦里将鹿分给两人哪!”后人用这故事写人生之虚幻,醒与梦实难区分。
【例句】梦中得鹿,觉后还非有。(云龛子〔中吕·迎仙客〕)以“梦中得鹿”故事阐明道家思想。
-
[唐]司空图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咏史抒怀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处】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意思】只要四海之内还有知心朋友在,尽管远隔天涯,也好像是近在咫尺的邻居一样。不要在临别的岔路口,像
-
一二句以写意笔法挥洒出一幅幽美壮阔的黄河月夜图。“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首句应题而起,点明时间地点,用语平淡无奇,如随口吟出,却神完气清,境界浑然,可谓发兴高远。诗人伫立月下,凝神遥望,但见黄河东去,没入苍茫夜色之中;沿河两岸,铺展
-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什么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4661】品园(陈从周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6万字,2016年4月第1版,49元)△说园;园林清议;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苏州园林初步分
-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
唐宋词之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②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③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④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
-
作者: 张翼之 《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是赵翼辞官后的
-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凰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凰相会,语及蝠之事,互相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