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注释 至音: 极高深的音乐。听: 指欣赏水平。伯牙绝弦: 春秋时伯牙和钟子期是好友, 伯牙琴艺高妙, 只有钟子期能听出他的弹琴有高山流水之意。钟死, 伯牙摔琴断弦, 不再弹奏。至宝: 无价之宝。好: 爱好。卞和: 春秋时楚国人, 曾将一块璞玉, 献厉王, 因以为是石头, 被砍左脚。武王继位, 他再献, 又被砍了右脚。文王即位, 他抱玉在荆山边哭得眼睛出血。文王命玉工治之, 果是好玉, 即和氏璧。
句意 高妙之乐难寻知音, 故俞伯牙断弦摔琴; 无价之宝没人能识, 故卞和氏抱玉伤心。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元传
-
二子分财喻 【原文】 昔摩罗国[1]有一刹利[2],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
-
《含笑花·含笑花》咏含笑花诗鉴赏 施宜生百步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的悲剧。描写坚强不屈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同宙斯斗争的故事,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的希腊神话。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
杜牧《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是诗人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所写的一首咏史诗。诗人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正确总结失败
-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约在公元前284年前,即朝鲜的三国以前的箕氏朝鲜时代。这时,孔子思想是随着汉字一起传入这个国家的。从一至七世纪的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到高丽末叶,是学习和模仿时期,不仅仿效中国的典
-
溱与洧,方涣涣兮 〔2〕 。士与女 〔3〕 ,方秉蕑兮 〔4〕 。女曰观乎 〔5〕 ?士曰既且 〔6〕 。且往观乎 〔7〕 ?洧之外,洵訏且乐 〔8〕 。维士与女 〔9〕 ,伊其相谑 〔10〕 ,赠之
-
忧患当明理顺受①【原典】人生世间,自有知识②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
-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日月低秦
-
不尚贤 ① ,使民不争 ②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③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④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⑤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⑥
-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作品赏析【鹤注】此大历元年夔州西阁作。《杜臆》:咏江中月影也。何逊诗:“江月初三五。”江月光于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