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注释与译文
【名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注释与译文]骏马思念边塞的秋草,抖动着卷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两句写秋风使马和雕兴奋起来,借以象征人的精神奋发,自强不息,想要有所作为。这正是诗人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的写照。
参考文献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
-
最初开始喜欢月亮,是很小的时候。那时,一吃过晚饭,母亲去串门,我就跟了去。走着,走着,就放慢了脚步,因为天上的月亮深深地将我吸引了
-
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
-
〔原文〕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葛、月,祭部。)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萧、秋,幽部。)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艾、岁,祭部。) 〔译文〕 那个采葛的人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原诗今译】 六月的西子湖啊,你到底特殊, 秀丽的风光呵和四季迥然不同。 碧翠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 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格
-
一段春愁 梅丽揽着镜子仔细地扑着粉,又涂了胭脂和口红,一丝得意的微笑,从她的嘴角浮起,懒懒地扬起那一双充溢着热情的媚眼,向旁边站
-
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这是有深意的。据《宋史·文苑传》记载,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钦宗召
-
【原题】:中元节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亲友追送三十里乃别相顾悽黯舟行得比诗以寄
-
【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官有权位的人。 鄙:眼光短浅,鄙陋。 【赏析】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战于长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军事实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翻译与解读
-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