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集》
栾城集
别集。宋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进士。因反对新法而仕途坎坷。元丰三年受其兄苏轼“谤讪朝廷”的罪过的牵连而被贬,旧党当政之后,曾历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御史中丞、门下侍郎等要职,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后,哲宗亲政,起用新法,他因上书反对新政而被贬官,苏辙晚年闲居,沉沦仁途以终老,故其诗文集栾城集当时亦在禁书之列。
栾城集50卷,后集24卷,三集10卷,共84卷,主要收录了苏辙生平创作的诗歌、词赋、政论、史论等等。苏辙受父兄影响,所持观念为儒家思想,他的政论,多是一针见血地分析时局(新论)或引擘喻今,总结经验(六国论),文风汪洋澹泊,秀杰畅达,他的散文、小赋都写得相当出色,澹泊之中不乏诗意。苏辙的诗,力求追步苏轼,但思想、才力逊色一些。早期的诗多为咏物写景,唱和应酬。风格淳朴无华;晚年退居颍川之后,对下层人民了解更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也超过早期。
栾城集在宋代即有多种版本,可按篇目收录的详略分为两个系统。属于前者的有宋刻苏文定公文集、明清梦轩刻本苏文定公栾城集等等,属于后者的有宋刻递修本苏文定公集、栾城集等等,常见到的四部从刊本和四部备要本都属于这一系统。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本栾城集,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宏天、高秀芳校点本苏辙集。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
-
绮罗香[1]·咏春雨史达祖【原文】做冷欺花[2],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3],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
不忍按【原典】许圉师①为相州刺史,以宽治部。有受贿者,圉师不忍按②,其人自愧,后修饬(chì)③,更为廉士。【注释】①许圉师:安州安
-
【原文】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
-
李商隐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
-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作品赏析岳阳楼就是现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的城楼。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
-
古往今来,人们常把鲜花作为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民间流传着许多“惜花致福;损花折寿”的故事。《灌园叟晚逢仙女》也属于这类故事,不过,它跟一般只是表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不同,具有浓厚的神话和童
-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作品赏析崇:一作丛
-
名言: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注释: 审: 详察细究。 句意: 听说一件事就要详察细究, 这样才算得上是有福; 如果听说了而不作详察细究, 那还不如不去听。 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