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眼儿媚》(范成大)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眼儿媚》(范成大)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据范成大骖鸾录记载: “乾道癸巳岁闰正月二十六日,宿萍乡县,泊萍实驿。”乾道癸巳岁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上年十二月范成大从苏州出发,经湖州、严州、衢州入江西,再经南昌、萍乡、余干入湖南,复道桂林,接任广西经略安抚使。这首词就是在萍乡道中作的。

词有小序,已概述全词内容。上片分写“道中乍晴”的早春天气和“卧舆中困甚”的旅途困倦,下片以柳塘春水的缓缓涟漪表达令人慵怠的春情。

“酣酣日脚紫烟浮”,初春和煦的阳光普照原野,空气因阳光的照射而呈现出紫红的祥瑞色彩。以“酣酣”形容日色明丽,阳光充足,颇为新创。“浮”字更写出日光下阳气初动的景象,令人感到春意骤生。次句“妍暖破轻裘”,即是写初晴后的阳春气候引起人们的身心反映。“妍暖”指春暖,是春天一种使人舒惬的暖意。“破轻裘”意谓在这种暖洋洋的空气中,感到一阵燥热,渴欲解脱轻裘。这种日渐温暖的天气,就是词人说的“困人天色”;这种“春困”,也就是下片说的“春慵”,是全篇主旨。词人长途跋涉,长日难消地躺在肩舆上,确易感到困倦,而一路山花,一路香气,更令人神思欲醉。词以“醉人花气”与“困人天色”相提并举,彼此都起了诱发催化作用,使这种困倦更带有春的特色。“午梦扶头”,“扶头”乃指醉后状态。杜牧醉题五绝: “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这里是以醉后扶头之态喻春日午梦。把“困”和“梦”两者绾合在一起了。

下片写“春慵”尤为传神。柳塘春水,春风徐来,水波不兴,只微微地泛起一阵涟漪,而且旋复归于平静。春水方生,柳塘水漫,但风也懒洋洋的,水也懒洋洋的。这溶溶泄泄的自然景象,多么象困乏无力的春慵啊!这是个生动的、别开生面的比喻,把抽象的情思形象化了。词人正是凭这一相似点把毫不相干的柳塘春水和人的春慵联系起来,写出淡淡的愁情。东风乍起,然而无力搅起波澜;春水欲皱,然而水面下依然平静,这种似静非静、似动非动、欲说还休、欲开还闭的状态,写春慵确是入木三分,再也确切不过了。

范石湖过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侧,尝赋眼儿媚……词意清婉,咏味之如在图画中。然后段之意,盖本于严维“柳塘春水漫”之句云。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黄昇中兴词话)

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

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如范石湖眼儿媚·萍乡道中……“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细极。(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

上阕“午梦扶头”句领起下文。以下五句借东风皱水,极力写出春慵,笔意深透,可谓入木三分。(俞陛云宋词选释)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卖柑者言》译文与赏析

    卖柑者言卖柑者言 明·刘基 【题解】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奸人当权,盗贼四起,百姓贫困,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因此作了多篇寓言杂

  • 藏族酥油花灯节

    藏历正月十五日,是藏族传统的酥油花灯节(又叫摆花节,或灯节),起源于公元十五世纪初。公元1409年春,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宗·洛桑扎巴在拉萨大昭寺创办传昭法会,于正月十五日晚,在大昭寺

  • 《行行重行行》情诗三百首赏析

    行行重行行 【原诗】:行行重行行(1),与君

  • 《鹊桥仙·月胧星淡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七夕的词作,但是,全篇却没有谈什么男女伤别、儿女恩爱,而是以天上、人间的对比,描绘了人间的不平,抒写出世路的艰险。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败的局势,而发出的感叹。  上片写天上。“月”、“星”、“乌鹊”、“秋期”、“锦楼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弹琵琶的女子转动弦轴,拨 弦试弹了两三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 了感情。转轴拨弦:指弹奏前调弦 试音。 【用法例释】 一

  • 写桂花精神的古诗词(收集一些关于桂花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桂花精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桂花的古诗词,收集一些关于桂花的古诗词,描写桂花的古诗。描写桂花的古诗词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

  •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

    【注释】 选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筼筜谷在洋州(今陕西省洋县)。筼筜原本是大竹名。 成竹:完整的竹子形象。 振笔直遂:挥笔作画,一气呵成。 兔起鹘(hú)落:兔子跃起奔

  • 敬教劝学, 建国之大本; 兴贤育才, 为政之先务。

    名言: 敬教劝学, 建国之大本; 兴贤育才, 为政之先务。 注释: 敬教: 重视教育。 句意: 重视教育, 鼓励学习, 是建国的根本, 培育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处: 明·朱之瑜《劝学》

  • 苏轼《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全诗鉴赏

    使君闲如云,欲出谁肯伴。清风独无事,一啸亦可唤。来従白苹洲,吹我明月观。门前远行客,青衫流白汗。问子何匆匆,王事不可缓。故人钱与李,清庙两圭瓚。蔚为万乘器,尚记沟中断。子亦东南珍,价重不可算。别情何以

  • 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全诗赏析

    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忽见夏木深,怅然忆吾庐。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君家诚易知,胜绝倾里闾。人言北郭生,门有卿相舆。钟陵霭千里,带郭西江水。朱槛照河宫,旗亭绿云里。前年初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