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唐诗之虞世南《蝉》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虞世南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寄意。首句“垂緌(rui,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这里指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清露”,表面写蝉的形态与食性,实际是颂蝉之高贵、清逸。次句以“流响”赞美蝉声,“出”字把蝉声的传送形象化,“疏桐”一词更显梧桐树枝干高而挺拔,且与末句“秋风”相照应。这句对蝉声远传做了生动描写,并自然引出三四两句的点睛之笔。蝉声远传,并非是凭借风力,而在于蝉之“居高”。暗寓品格高洁的人,不需借助权势等外界因素,自能声名远播。此诗以蝉喻人,构思巧妙,意味深长。
-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
这首抒情之作,从表面上看,只是一首充满奇思的伤春词,实际上全从邵雍的本事化生,带着极为深切的寄托和悲慨。
-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这首诗是诗人的不平之声,写正直之士清如玉壶,但却不能容于世。诗的开首,连用两个比喻,说明自己的正直、高洁。“何惭”二句承上而言,说自己清白正直仍一如往昔,却无端受到接连不断的猜忌怨恨。以上四句写一位高洁的女子的不幸,有自喻之意。“人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称赞年轻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青年的诗词,赞美年轻人的诗句,赞美青年的诗句。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宋代:晏几道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
-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
庄暴见孟子 ① ,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② ,暴未有以对也。”曰 ③ :“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④ !”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⑤ ?” 王变
-
鸡鸣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