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情诗三百首赏析
鸡鸣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原文】:
“鸡既鸣矣(1),朝既盈矣(2)。”“匪鸡则鸣(3),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4)。”“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5),甘与子同梦(6)。”“会且归矣(7),无庶予子憎(8)!”
【鉴赏】:
这是一首构思巧妙,表现手法新颖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夫妻之间的对答,表现了妻子催丈夫早起,丈夫贪恋睡意,借口推挡的种种情趣,笔下不无幽默,描写活脱喜人。
全诗以对话展开,“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妻子催丈夫早起上朝,说鸡已经叫了,上朝去的人该满了。丈夫在睡意朦胧中找借口推诿,“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赖鸡声是苍蝇嗡嗡,不无作者有意调侃作趣之意。第二章写时间推移,天已放亮,妻子再次催丈夫起来,“东方明矣,朝既昌矣”,昌,盛,是说上朝去的人已极多了。“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丈夫又用月光搪塞,似无意又有意,半假半真,表现了夫妻之间温馨的情味。第三章写时间继续推移,丈夫在迷朦的睡意中喃喃作声,“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嗡嗡的苍蝇叫人瞌睡,乐得和你再入梦中。这回妻子可真的着急了,“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意思是早朝的人都要散了,再睡别人会骂你是个懒汉。妻子怕人责备丈夫留恋床笫而生悱议,象是责备的口气,实是温爱的情思,笔墨妙极。
这首诗以夫妻之间的应答结构诗篇,以时间的推移流逝展开情节,作者不着一字评论,让人物自己出场表演,使夫妻两人的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中间又不乏诗人的有意幽默,手法十分高超。周代的情诗,采用对唱手法的除本篇外,还有女曰鸡鸣,这种对话的方法,有助于个性化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有助于借对话构成和推动情节,在对话的空间中,又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因而极有表现力。各代的民歌保留了这一可贵的传统,我们可以从这首诗看到民歌的源头,诗的作者是十分熟悉民歌的这一手法的。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一书中谈到这首诗时,比勘了中外写情诗的同一表现方法,指出男女欢会,憎鸡鸣晨,怕辜负香衾,是人之常情,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个人们的共同心理,对年轻相爱夫妻的一时情意,作了别开生面的有趣描述,使得此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显示了自己的创作才华。
-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
-
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第一首是写元军攻陷金都汴京后,劫掠大批妇女送往塞外一事。诗以路旁横竖倒卧的囚犯开篇,可以想见众多囚犯(俘虏),有死有活,有病有残,哀哀躺卧,不忍入目。第二句写毡车辘辘,如流水般地北驰着。装载着什么,后两句做了说明,原来毡车里满载在汴京抢劫来的红粉佳人。她们哭声震天,欲死不得,想逃不能,将要去做蒙古统
-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黎志远《汉阳舟次》,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
上片抒发壮志难酬,抛却浮名、填词传恨的苦衷。词的开端:“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这是说,词人的性格,本来是豪爽刚毅的,与豪侠结友,佩剑自随,想建立一番事业,但事与愿违,处处碰壁,洒尽涕泪而已。接着写“老去填词,一半是空
-
所历以诚信待物,称为良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所历以诚信待物,称为良吏。》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开头两句写景点题,写出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第一句点明季节、景物,第二句写出时间、人物。秋天夜空晴朗,因而更使人感到景物的凄清,气氛的幽静。夜色渐浓,露水在渐渐凝结、垂落,楼下的江水,在静静地不断流淌。周围的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夜风轻拂
-
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