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王夫之《绮罗香·读《邵康节遗事》》抒情伤春词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夫之《绮罗香·读《邵康节遗事》》抒情伤春词作

绮罗香王夫之 读邵康节遗事:属纩之际,闻户外人语,惊问所语云何,且曰:“我道复了幽州。”声息如丝,俄顷逝矣。有感而作 流水平桥,一声杜宇,早怕洛阳春暮。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拚午醉、日转花梢,又夜阑、风吹芳树。到更残、月落西峰,泠然蝴蝶忘归路。 关心一丝别罣,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简短的序言,重现了前贤邵雍(谥康节)临终时多么感人的一幕!然而他终竟带着“幽州未复”的遗恨,溘然而逝了。当六百年后的词人重读这段记事时,非但幽州未复,就连整个明王朝的江山,也已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这怎不令词人为之同泣共悲?

其实邵雍的悲慨,并非只在弥留之际。早在十年以前,当他经过洛阳天津桥时,一声从未有过的杜鹃啼鸣(洛阳本无杜鹃),就已让他竦然而惊。他当时有一句耸动遐迩的预言:十年后天下将乱。此词开篇“流水平桥”数语,描述的即是这段往事。杜鹃在传说中乃为蜀王“望帝”所化,而在自然界,它的啼鸣又预告着一个繁丽春天的结束。“一声杜宇,早怕洛阳春暮”,正以这不祥的啼鸣,表现邵雍的不安预感,词面上说的是“洛阳春暮”,象征义则是盛世将衰。但作词与作史毕竟有别,故下文仍从象征物入笔,展出那一派衰飒黯淡的春去景象:“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当春来的时候,杨柳轻飏,梧桐开满白花,岂非正如一个个清美飘逸的梦,展开在江岸、庭院?而今这一切都将在杜鹃声中消逝,你又从何处将它们寻回?史载邵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徙洛阳后勤于治学,“岁时耕稼,仅给衣食”。他的嗜好,只在“晡时(午后日昃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不及醉也”。词人便因此想像,在春去之时,他竟破了这一规矩:“拚午醉、日转花梢,又夜阑、风吹芳树。”一位心忧天下的前贤,就这样从“午”至“夜”,企望拚“醉”也要将“春”留住。然而日影悠悠,很快就到了夜半,那美好的春天又何曾止步?句中以“日转花梢”、“风吹芳树”的画面转换,表现春光的逝去和群芳遭遇的摧折,笔底简直可闻主人公的惊叹之声。到了“更残”夜尽之时,连清亮的明月也消隐在“西峰”背后,天地间便再无春天的踪影,只留下迷失“归路”的蝴蝶,在黑暗中翩翩翻飞——这便是歇拍展现的黯然之境,也正是“杜宇”声中预感春去的主人公,终于不得不面对的衰飒世界!

春天去了,它究竟何日才能回返?词中的前贤即上片中的留春人,现在又成了苦苦追索的寻春者。“关心一丝别罣(同挂)”以下,即以充满奇情的想像,表现邵雍临终前对故国失地的牵挂:在一息尚存的弥留之际,他的神魂,还在天地之间驰骋。“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他期望挽来天上的银河,像传说中的海边人一样,登槎直上九天,去寻找春之音讯。这是一次超越生死的寻觅,夜色茫茫,愁绪万里,只恨连九天之上也烟雾迷离!“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二句,表现主人公带着无限哀愁,穿越天风迷雾的情景,词境幽渺而悲怆。现在,他终于突破烟云,升腾到了高悬仙界的“月窟”(即月亮)。这里是嫦娥、玉兔的家乡,有层层叠叠的琼楼玉宇,随砍随长的参天桂树。可叹的是,就连在这样的仙境,也依然难寻春之倩影——“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纷纭的想像,借助瑰奇的神话传说,在这里创造了最凄美的一幕:这位命垂一线的老人,颤巍巍倚立在高高的广寒宫前,在他充满希冀的眼中,又哪有苦苦追寻的伊人?只有不解人世忧愁的花丛,依然凝情含笑在风中!所以,一样悲凉的词人,也不得不含泪相告:“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不但幽州早已失去,连你弥留时疆域尚广的故国,也已无可挽回于陆沉!此刻纵然有大雁肯给你捎带信息,又有谁忍心书写这世代相续的悲哀和伤情?

这首抒情之作,从表面上看,只是一首充满奇思的伤春词,实际上全从邵雍的本事化生,带着极为深切的寄托和悲慨。以“平桥”杜鹃之鸣,暗寓邵雍心忧天下的哀戚,则一派衰飒的春去之景,便处处透露着盛世不再、失地难收的凄凉;以“关心一丝别罣”,传写邵雍临终对幽州的牵念,则“遥渡”河汉的月宫“幽寻”,便字字蕴含着神州陆沉、悲思难诉的哀伤。寄情花蝶,托意仙境,墨光摇曳处,正有屈原离骚之笔意;感念前贤,异代同悲,词情流转处,亦有贾谊吊屈原赋之遗韵。夏承焘金元明清词选称叹此词“咏邵雍即所以自咏。缠绵悱恻,忠爱之遗,洵为词中独造之境”,确为方家有识之评。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宋人及楚人平》译文与赏析

    宋人及楚人平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题解】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宣公十四年

  •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名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京城洛阳车马众多,尘土飞扬,使白衣变成黑色的了。暗喻京城邪恶势力猖狂,玷污人的品格。 晋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 诗之一: “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

  • 博马舍与《费加罗三部曲》

    博马舍原名彼埃尔-奥古斯旦·加隆(1732—1799),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戏剧家。出生于钟表匠家庭。经历复杂,当过王室的钟表师、路易十五的秘书

  • 小孩蹒跚古诗词(描写小孩学习走路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孩蹒跚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小孩学习走路的古诗,和孩子一起相处成长的古风诗句,形容小儿满周岁的诗句。《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衣食幸相属,胡为不

  • 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全诗赏析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战胜不谋

  • 古文辞类纂《苏明允权书八 六国》全文

    苏明允权书八 六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白居易《寄题杨万州四望楼》全诗赏析

    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干一望乡。

  • 《礼记》·《丧服小记第十五》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斩衰,括发以麻 ① 。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 ② 。齐衰,恶笄以终丧 ③ 。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 ④ 。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苴杖 ⑤ ,竹也。削杖 ⑥ ,桐也。 【今注】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精辟之见。

  • 苏轼《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全诗鉴赏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好去髯卿舍,凭将道眼看。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