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一枝花
杭州景
【一枝花】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①。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②。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③。
【梁州】 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④。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⑤,一步儿一扇屏帏⑥。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⑦,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⑧,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⑨。
【尾】 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⑩。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11),纵有丹青下不得笔(1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个繁华而秀美的大都市,北宋时就以经济发达和湖光山色闻名天下,人称“东南第一州”。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称誉杭州是: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迭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 “此词 (指柳永望海潮) 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完颜亮听了柳词,因慕杭州而起兵南侵,虽系传说,亦非偶然。完颜亮题画诗中有: “提兵百万西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对此,南宋谢处厚曾吟诗叹曰: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早期的杭州犹且如此引人入胜,经过南宋建都于此(时名临安) 一百多年的经营和装点,杭州就更见繁华富丽,风光宜人。宋末元初虽遭兵燹(xian),富丽秀美仍不减当年。宋亡,杭州归入元的版图。关汉卿从大都(北京前身) 南下杭州,被眼前景物迷住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套曲。它与柳永望海潮隔代辉映,却又比柳词还细腻娇丽秀美。如果说柳词显示富艳,是浓妆,那么关曲则是清新,是淡抹,别有一番情趣。
杭州景是一幅杭州风景图画长卷。它描绘了城市,点
染了山水,于不经意处寄寓着作者对江山更替,朝代兴亡的感
慨。
【一枝花】开头,写出了杭州的地位、特征和改朝换代的现实。说它是“普天下”、“环海内”,即全中国的“锦绣乡”、“风流地”。突兀之语,赞誉之情,喷薄而出,提领全诗。而“大元朝”、“亡宋家”,却又顿住笔头,叙述并抒发历史变迁的淡淡感慨。接着放开笔来,既全面概括,又聚焦集中地描述此处乃“山奇水秀”之处,此城系“绣幕风帘” 之城,是 “富贵”之乡,是“游戏”之地,因而“人烟凑集”,热闹非凡。举巨臂挥大笔勾勒,象提纲挈领,似背景涂色,非语言大师不可能这样干净、鲜明地表现出来。
关汉卿不仅是言情能手,而且是写景巨人。
【梁州】用浓淡相宜的笔墨,全面而又细致地描绘杭城内外的景色。它先写城内,再写郊外;先写山色,再写水色,最后落笔在奇险高峻的岩石上。这样,近景、远景、全画面、小画面、特写镜头;平视、俯视、仰视,各式角度都调动起来,运用自如。你看,在关汉卿笔下,整齐的街道四通八达,南北东西数十百里;房屋鳞次栉比,参差错落;楼阁高矗,万家排列。多么壮丽的场地!多么繁盛的市区!再把视线移向郊外,便是花园连着茶园,小径通向亭轩,稻香竹青梅花开,阡陌溪流连贯了一串串珠宝琼瑶、翡翠玛瑙。形容不尽的美,描摹不完的妙,真是个人间天堂!描写的基点从平地延伸到山上,又从山上降落在水中,钱塘江碧波万顷,阳光下粼粼的光波似玻璃晶晶亮;西湖水绿浪荡漾;九溪十八涧曲折回绕,船儿来来往往,人们被这天下绝景迷着了。最后几笔把视线抬高,对准吴山灵岩,盯住那 “险岭高峰长怪石”,灵感触发了深藏的情思,羡慕、热爱、迷恋、嗟叹,一齐涌上心头,禁不住要题诗于山崖上。画幅如此丰富多采,色泽如此鲜明闪亮,是画是诗,亦诗亦画,诗画合一,情深意长。
这一组组的风景镜头,对准杭州城内城外,水色山光,随着目光所及摄取下来。它由近而远,又从远返近; 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上上下下,左右远近,盘旋缠绕,有层次,有格局,有色泽,有亮度,画面秀美淡雅,意境清幽恬静,活脱脱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风光系列图片。
【尾】曲似乎是作者神游之后,再回顾头来扫视一遍这美景的轮廓: “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这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关汉卿来说,一切都新奇而富有诗意。景色太美,景色又太多,看了这又看那,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作者眼花缭乱了,无法再写下去,只得不无遗憾地收笔慨叹: “纵有丹青下不得笔。”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景色与感情融汇,一片天籁,万般纯真,巧极了,妙不可言。
描写杭州风景的诗词,历代皆有,比比并列的大家,脍炙人
口的篇什,成百上千。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杭州春望、忆江南·杭州;苏东坡有望海楼晚景、次韵仲殊游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等,无不精妙绝伦,传诵不衰,但篇制短小,画面不宽,仅选取一、二组富有特征性的景点而已。象关汉卿这首杭州景散曲的长段描绘,实属少见。它能描绘出杭州市容街貌——西子湖水——钱塘江涛——吴山岭峰; 清溪——绿水——画船儿; 险岭——高峰——长怪石。或则递进,或则组合,或则叠映,善为剪接之工,巧为缝缀之品。发语清新,景语与情语溶于一体,不愧为既写客观之景,又抒发 “主观之诗人”(人间词话 十七) 的羡慕、景仰、喜悦、迷恋与慨叹之情。
语言是五彩丝线,语言巨匠可以用它织出五彩纷披的锦绣文章。关汉卿的 杭州景可谓天工巧夺,造化天成,以少量笔墨,勾画出美景长卷,编织出淡雅秀丽的锦缎。它一个词就是一个景点,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面,景景优美自然,画画交相辉映。它是画,又比画还美; 它是诗,又比诗还洁净明亮,沁人心脾。
杭州景选材、结构精当,别具匠心,运斤成风,有独到之功。它既善于概貌的勾勒,又巧于具体景点的铺染,有合有分,能集中能散开,全貌展现镶嵌着特写景致的晶亮点。总的大范围的写出 “锦绣之乡”、“风流之地”; 分的小区域的则抓着突出特征的景物写: 风帘绣幕、人烟凑集、街衢整齐、楼阁参差……呈现城市繁荣之风貌; 盐场琼瑶、吴山翡翠,钱塘万顷波涛,清溪绿水长流,画船儿来往游戏,怪石伴枕着高峰险岭,鲜明悦目,独特超群,这是杭州特有之景,非杭莫属,非杭不存。
阅读一遍,景物图貌闪现脑际; 吟咏几番,抒情赞叹与议论感慨使人受其感染; 在心旷神怡之境地,仿佛自己也随着七百多多年前的导游关汉卿走进了杭州西湖风景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巧施丹青的描绘,并未使人忘乎所以,乐不思蜀,而在赞美评说的词语中,置身于内,触目伤情,思绪万千,心底跳动着涌出了一腔激情。关汉卿生活在宋、金、元风云变幻之际,亲历由金入元,目睹亡宋,杭州归元,加上自身感受到元代 “九儒十丐”的屈辱,政治环境恶劣,社会地位低贱,难免有牢骚伏于胸中,不时借题因故而发。即使在这纯然是写景的曲子里,也情不自禁地透露出政治历史的感慨,朝代变迁的哀叹。对这座南宋京城杭州的描绘和赞美,隐隐地包涵着无限的怀念和深沉的惋惜,字里行间,汩汩流出来。美的景与深的情交织成闪亮的画面,这画面牵动着作者和读者的心思,这心思碰撞出丹青之外的潜台词,画面——心思——潜台词,给人们享受一片纯真的艺术香、甜、美。
-
【原文】 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③。 【出处】 《论语·子张》。 【注释】 ①笃志:专心一意。②切问:恳切求教。③近
-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
山野秋深(散文) 难得的好天,竟然在深秋季节里持续这长时间。薄薄的雾霭夹杂一些凉气飘荡在清晨的山野,太阳红着脸蛋羞涩地挤山出来,把
-
淫之忍第四十淫之忍第四十 淫乱之事,易播恶声。能忍难忍,谥之曰贞。 路同女宿,至明不乱;邻女夜奔,执烛待旦。 宫女出赐,如在
-
杭州景 【一枝花】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①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②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③ 。 【梁州】 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
-
杜甫今夜鄜州月,闰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
-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对珪宁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这首诗歌颂段干木和鲁仲连为国立功,不要爵禄的高尚情操。诗
-
这是诗人从长江北岸的扬子驿坐船渡江到南岸的感怀之作。此诗写的是秋景:船儿随波漂流,晚秋的天空与水都很清净,扬子驿在树林中闪现出来,润州坐卧在起伏的山冈之中,海边和江边都是寒意浓浓,枫树叶落,传来淅沥之声。从江北的“林开扬子驿”到江南的“
-
战争的侧面,人性的正面——读石舒清新作《凌伯讲的故事》◎吟泠忙于谋生,刻意看文兄舒清的作品,确也不多。从《果院》《清水里的刀子》到
-
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那一时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闲适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状况联系起来写,表达了内心极度的欢愉,毫无粉饰太平之嫌,写得真实、健康、开朗。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过花甲的作者自己。这就有一种酒不醉人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