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卜居》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屈原既放①,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②: “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③: “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④?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⑤?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⑥?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⑦?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⑧,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宁与骐骥亢轭乎⑨? 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⑩?将与鸡鹜争食乎(11)?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12);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13),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注释】 ①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楚怀王时,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后被流放,长期过着流亡生活,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他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②太卜:占卜之长官。③策: 占卜用的蓍草。龟: 占卜用的龟甲。④悃悃款款: 诚恳忠信的样子。⑤真: 本来面目。⑥哫訾 (zuzi): 阿谀逢迎。栗斯: 小心奉承、献媚。喔咿曘唲 (ruer):强颜欢笑。妇人: 指楚怀王的宠姬郑袖。⑦突梯滑稽: 圆滑之貌。如脂如韦: 柔软无骨气。脂,脂肪; 韦,柔软的熟皮革。絜楹: 以绳子围绕圆柱,引申为谄谀。⑧凫: 野鸭。⑨骐骥: 良马,又称千里马。亢轭 (e):抗拒车辕前面的横木。⑩黄鹄: 天鹅。(11)鸡鹜:鸡和鸭。(12)黄钟: 乐器名,喻有才能的人。瓦釜: 陶土烧制的瓦罐,喻无才无德之人。(13)数: 占卜之法。
【译文】 屈原既被放逐,三年了不能见到楚王。他竭尽心力,忠心为国,却无端遭到谗言构陷,不免心烦意乱,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去见太卜官郑詹尹,说: “我心中有许多疑惑不解之事,请先生为我占卜决断。” 郑詹尹立刻摆正占卜的蓍草和拂尽龟甲上的灰尘,说: “你有什么见教呢?”
屈原说: “我是应该诚实勤恳,朴实忠厚呢,还是周旋应酬,无穷尽的媚世取巧? 我是应该割茅除草,努力勤耕务农呢,还是去游说诸侯、巴结权贵、谋取虚名? 我是应该不顾安危、直言不讳呢,还是同流合污、贪图富贵、苟且偷生?我是应该超尘脱俗,飘然归隐,保持自己的高洁本性呢,还是阿谀奉迎,奴颜婢膝,去向那贵妇人郑袖献媚邀宠? 我是应该清廉洁白,正直无私,以保持自己的清高呢,还是虚伪圆滑,毫无骨气,去做拍马奉迎的小人? 我应该高昂头颅,像匹千里马呢? 还是像飘浮水中的野鸭,随波逐流,苟且保全性命?我应该与骏马并驾齐驱呢,还是追随劣马亦步亦趋?我应该同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同鸡鸭同群争食?所有这些,究竟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背弃,哪个该遵从?这世道已经是非颠倒,混浊不清: 有人说薄薄的蝉翼比千钧的铁块还重; 青铜的编钟被毁弃不用,瓦罐却当作乐器如雷般轰鸣; 坏人窃居高位,嚣张跋扈,好人却被埋没,默默无闻。唉,我只好沉默不说了,有谁知道我的廉洁与忠贞!”
郑詹尹放下蓍草,起身致谢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不会是完美无缺的,聪明人也有不明白之处。占卜不是什么都能预料,神灵也有不灵验之处。你凭本心去干你愿意干的事情吧,我的灵龟与蓍草实在是无能为力。”
【鉴赏】 何谓 “卜居”?王逸解释为: “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故曰 ‘卜居’ 也。” 即占卜问卦,指示自己该怎样处世,何去何从。此文是何人所作,一直是争论的问题,但大多数学者仍倾向于是屈原所作。
本文通过“卜居”一事,抒发了屈原被迫害的不平与苦闷,表明了作者清高洁白的心迹,抨击了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好坏不分、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现实。
首先,文章起笔就交待 “卜居” 的缘由。屈原被逐三年不能见楚怀王进行申诉,自己尽心报国又被谗言所害,心意烦乱。客观与主观的艰难处境,促使他前去问卜。
其次,写“问卜” 的内容。文中连用“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等八对“宁……将……” 的句式,正反两面反复对照,既揭露了世风的黑暗,又暗示了自己的高尚追求。正如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所说: “此篇上句皆 (屈)原所从,下句皆 (屈) 原所去。时之人去其所当从,从其所当去。其所谓吉,乃 (屈)原所谓凶也。”所以,屈原从诉疑中揭示了当时价值观完全颠倒的非人的混浊世界: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再次,写郑詹尹“拒卜”。郑詹尹开初 “端策,拂龟”,准备为之占卜,听完屈原的诉疑后,“释策而谢”,不愿“占卜”,并说: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说明 “占卜”也不能解答屈原的疑虑。
全文就是这样借“问卜”之事,设疑设问,表露心迹,抨击黑暗,警醒世人。比喻、排比、象征、选择句式的运用,使文章曲折多变,令人荡气回肠,忧愤深广,不忍卒读。
字数:2148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147-149页.
-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① ,空山凝云颓不流 ② 。湘娥啼竹素女愁 ③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④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⑤ ,芙蓉泣露香兰笑 ⑥ 。十二门前融冷光 ⑦ ,二十三丝动紫皇 ⑧ 。女
-
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
〔原文〕 野有蔓草, 零露 兮。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韩清、婉作青、 邂逅相遇, 宛。) 适我愿兮。 ( 、婉、愿,寒部。) 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 与子偕臧
-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
-
开春了。老万家的柳树该发芽了,却没发,枝儿皱巴巴的,黑黄,就像老万的脸皮。老万罗锅着腰,袖着手,身上仍是裹着一件黑棉袄,他艰难地抬
-
王统照 韩叔云坐在他的画室里,向着西面很宽大的玻璃窗子,作一种深沉的凝望。他有三十二三岁的年纪,是个壮年的画家。他住在这间屋子里,在最近的三四年中所出的作品,有几种很博得社会上良好的批评,但他总不以他
-
《现代散文作品·西行散记》简析 白朗著。作于1937年,收于散文集《西行散记》,见《中国现代散文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作品赏析【注释】:薄宦,小官;梗犹泛,意指自己象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简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
-
【4281】苏区精神(邱小云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 1万字,2017年1月第1版,43元)7章:[1]苏区革命与苏区精神的形成;[2]矢志不渝的坚定
-
指教师利用生产中、生活中废旧材料或价格低廉的物品制作教具的方法。它的作用是:由于取材容易,演示的效果明显,是物理教师做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废旧材料基本方法是:①生产中、生活中的药瓶、雪碧瓶、易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