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甘棠遗爱”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诗 · 召南 ·甘棠序:“甘棠,美召 (shao) 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诗曰:“蔽芾 (fei) 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ba)。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shui)。” 史记 ·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 (歌) 咏之,作 甘棠 之诗。”注引 括地志 云:“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 说苑 ·贵德:“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 孔子家语 ·好生:“孔子曰:“‘吾于 甘棠,见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释义用法召公 (姓姬名奭,又称召伯,邵伯) 巡行治理地方,因正当农事蚕桑之时,故不入城邑,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听断诉讼,不去扰民。召公去世后,百姓怀念他的恩德,保护棠树不砍伐,留作纪念。后以此典称颂官吏爱民的 仁政。
用典形式
【爱棠】 唐 ·刘禹锡:“爱棠余故吏,骑竹见新童。”宋 ·梅尧臣:“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棠阴】 宋 ·陈师道:“棣萼同时升紫禁,棠阴由此驻彤襜。”清 ·黄景仁:“他日愿随诸父老,听清琴,献颂棠阴下。”
【棠芾】 宋 ·李昴英:“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棠郊】 宋 ·曾巩:“学舍却寻余教在,棠郊应喜旧阴成。”
【棠树】 唐 ·罗隐:“今日斯文向谁说? 泪碑棠树两成空。”
【憩棠】 唐 ·骆宾王:“憩棠疑勿翦,曳葛似攀樛。”
【忆召公】 唐 ·李商隐:“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甘棠颂】 唐 ·高适:“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召公棠】 宋 ·刘筠:“宁知千载后,只美召公棠。”明 ·徐渭:“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召南棠】 唐 ·柳宗元:“敬逾齐国社,思比召南棠。”
【怆甘棠】 唐 ·杜牧:“丹心悬魏阙,往事怆甘棠。”
【邵伯树】 唐 ·杜甫:“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思召伯】金 ·元好问:“甘棠思召伯,自是古所然。”
【棠树政】 唐 ·许浑:“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 期。”
【甘棠不剪】 宋 ·苏轼:“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
【甘棠少讼】 宋 ·黄庭竖:“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甘棠遗爱】 明 ·李东阳:“绿竹清风东署远,甘棠遗爱北州存。”清 ·黄景仁:“甘棠到眼尽遗爱,摩挲恻怆伤心魂。”
【召伯遗泽】 明 ·钱晔:“当年召伯留遗泽,会看甘棠到处开。”
【故国栽棠】 清 ·丘逢甲:“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
【南山遗爱】 宋 ·苏轼:“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棠郊成政】 宋 ·柳永:“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棠树遗爱】 清 ·黄鷟来:“至今棠树留遗爱,赑屃穹碑丽晓烟。”
【棠遗善政】 唐 ·罗隐:“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遗爱召伯】 清 ·龚自珍:“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
【垂阴慕甘棠】 唐 ·李绅:“垂阴敢慕甘棠叶,附干将呈瑞木符。”
-
丁仙芝渡扬子江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风叶下,淅沥度秋声。作者简介丁仙芝,亦
-
[唐]李白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
-
贾岛身死声名在, 多应万古传。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
-
《平水韵》 春忆西楼别绪风,黛眉咫尺不由衷。 都将回首樽前尽,却把相思枕上空。 烛火杳冥衾梦里,更声寥寂索怀中。 堤塘旧柳今时去,泪点轩窗湿朔鸿。
-
竹枝词四首·其一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鉴赏 写深夜听唱《竹枝》。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
-
南风歌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
-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
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谁遣聪明好颜色,事须安置入深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