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出处和解释
【名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语出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五首诗之二。和村里的农民交往,见面时不谈世俗的杂事,只说与桑麻生长有关的情况。两句诗表明作者对农事的关心;同时,由于参加农业劳动,与农民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感情。杂言:指尘世中的闲杂言谈。
-
《至公大义为之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注释】:(袁石公盛称湘湖莼菜美,不知湘湖无莼,皆从西湖采去,以湘湖水浸之耳。莼菜初摘后,以水浸之,经宿则愈肥。凡泉水湖水皆可浸,不必湘湖水也。今人但知湘湖之莼,又因石公言谓非湘湖水浸不佳,皆耳食者耳。)
-
典源出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集解引《列
-
顾宗泰:游钟山记 顾宗泰衡、庐、茅、蒋为天下名山,而蒋山实江南之冠。吴为蒋子文立庙,曰蒋山。又以南齐周氏隐此,曰北山。山时有紫气,
-
作者: 张俊山
-
作者: 崔曙庭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
-
叶 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原诗今译】 对对瓦雀跳跃,影儿印上书桌, 点点杨花不时地向砚池里飘落。 我悠闲地坐在小窗下诵读《周易》, 春光离开多时,一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作者】:李白【年代】:唐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
-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
-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