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解谢灵运出身豪门,十八岁就袭封康乐公,本能地热衷政治权势。但刘裕代晋以后,他的特权地位受到威胁,故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担任永嘉(今温州)太守以后,就肆意遨游山水,不以政务为心。后来更一度辞官回会稽(今绍兴),到处探奇访胜。故其留下的山水诗,大多作于上述两地。由于他和住在庐山的名僧慧远友善,曾在晋末安帝的义熙七、八年(411—412年)两次到庐山游览,故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和入彭蠡湖口均应作于此时,是作者二十六七岁时的诗作。绝顶,山岭最高峰、最高处。峤(jiào),高而尖的山峰。

简析东晋时期因政局混乱和佛、道思想的传播,清淡玄理的风气盛炽,诗坛上流行超然物外,以玄言佛理装点门面的玄言诗。但这种“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诗作给人空虚枯燥、读之生厌的感觉。南朝伊始,就出现了陶潜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不过早期的山水诗仍然带有玄言诗的若干色彩,如忘却世事,“虚述人外”,如刘勰所批评的“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

猜你喜欢
  • 《相见欢》(李煜)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 唐宋词选

    《相见欢》是南唐李煜的作品,这首词表达了欢聚离别的情感。以下是该词的原文和一些鉴赏赏析以及意境解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词以“相见难”、“别亦难”为开头,表达了欢聚与离别都有各自的难忍之处。接着,词人运用花残、蚕尽、泪干等形象描写东风无力、春蚕

  • 《木兰溪畔一村庄》鉴赏

    作者: 宋生贵

  • 《那》原文与鉴赏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雪竹》

    明·朱元璋 雪压竹枝低, 低下欲沾泥。 一朝红日起, 依旧与天齐。 朱元璋于马上得天下,征战杀伐数十年,一生历经无数险阻,但他不畏挫折、失败,始终充满自信心。这首咏物诗便是他顽强搏击人生的写照。 全诗

  • 《古文观止·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鉴赏

    古文观止·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

  • 闲情记趣(又名《童趣》)

    【题 解】 本文选自沈复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文章追忆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先总写童年时视觉敏锐,喜欢细致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然后具体写观察景物的奇趣。其中视小为大、想象奇

  • 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全诗赏析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玄猿绿罴,舔舕崟岌。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峰峥嵘以

  •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宋)陆游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② 。 戏招西塞山前月 ③ ,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 ④ ,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 ⑤ ? 野碓无人夜自春 ⑥ 。 ①本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

  • 泸州(三首录一) (清)张问陶

    城上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② 。 ①这首诗明丽清新。一二句写泸城景象,三四句写己感受。 ②十指寒香谓女子手指洁白如雪如脂。给客橙。替客人剥橙子。古代,柑橙是蜀中

  • 《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取司马子微不受外赏析》

    【原题】:何亨老筑堂里第榜曰安虚盖取司马子微不受外不逐外之说属某赋诗以见意云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