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全诗原文鉴赏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
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
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这是白居易和薛秀才的咏梅之作。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薛秀才生平不详。他与白居易在春天梅花开放时寻梅、赏梅,在梅花下饮酒歌舞,欢乐异常,有诗吟唱,白居易随即和作。
首句“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记叙见寒梅花开于寒林之中的惊喜心情。“忽惊”,有意外之感。“冷杯”与“寒梅”都表明节气尚寒。“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一联,则描写了白居易与诗客、舞人相聚欢宴的场景。“去”与“来”是互文,意思是白马请来了聚会的诗客与舞伎,来来去去,十分热闹。他们聚会在一起,赏梅、赞梅,欢声笑语,以酒助兴,以舞助兴,使之梅花也为之开开落落。“歌声怨处微微落”是说舞伎歌女的美妙幽怨的歌声使梅花也微微落地。“酒气熏时旋旋开”诗客举杯劝酒,酒香浓郁飘飘四溢,使梅花也时时地随即开放。这两联将梅花与诗客、舞伎的情感关连在一起了。也是对梅花礼赞,因为梅花也为之动容,时开时落。最后一句是说如果天气不再寒冷降雨雪的话,那么还能在梅花下再醉饮几次,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同饮赏梅聚会的欣喜之情。很不幸,第二年,薛秀才就去世了。白居易又一次旧地重游,觅赏春梅,不由得感慨万分,他写道:“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唯无薛秀才。”诗题是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诗末小注曰:“去年与薛景文同赏,今年长逝。”
后来,白居易还时时回忆他在杭州赏梅、赞梅的聚会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他在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诗中说:“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薛刘相次埋新垅,沈谢双飞出故乡(自注:薛刘二客,沈谢二妓,皆当时歌酒之侣)。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可见白居易对梅花喜爱之情是多么殷切。他在新栽梅诗中说:“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大约也是他在苏杭外任时作。爱梅、赏梅、栽梅,情真意切。不过,在白居易诗中梅花形象如同在其他唐代诗人笔下一样,还没有更多地明显地形成人格象征,如同宋代陆游那样,充满着理性光辉。唐人更多地是注重其情趣。就白居易而言,他曾借白牡丹、东城桂花等自喻。而始终未曾同梅花合而为一。虽然他的生平性格中不能说没有清高孤傲的一面。这一现象倒是颇有趣味的。
-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① 。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②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 ③ 。牵我寒饿者
-
《秋海棠·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朱受新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背这些古诗词有什么用啊,内容包括背那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吗,背古诗到底有什么用。请您相信,现在中国的教育强迫孩子去背记股古诗词,绝对不会害你。我个人认为,背古诗肯定是枯燥的,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呢:1.应付考
-
【注释】:原题: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得公真迹小札一通,又得王山史先生所撰夏内史传及为内史营葬 事甚详,喜极驰告,索诗纪之,应以四律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①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②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③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④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⑤ 【注释】 ①蜉蝣(fu you福游):一种小昆虫
-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作品赏析鹤曰:《旧史》:代宗即位,吐蕃陷京畿,适练兵临吐蕃以牵制之
-
永贞元年(805),唐宪宗已即位,韩愈曾佐裴均任江陵法曹参军。当时裴均任荆南节度使,杨凭任湖南观察使,两人均雅好文辞,交往之间常有诗歌唱和,后来把这些诗连同他们从事、部属的和诗编为一集,名为《荆潭酬唱诗》。此文便是韩愈为诗集所作的序言。
-
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闪电和
-
岱山岛传说中,岱山岛隐含着太多秘密。若是晴天,海天相连,便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飘逸从内心涌起。恍惚间,仙气萦绕的古寺,但见空蒙山色,如
-
【诗句】车辚辚,马萧萧 【出处】唐杜甫《 兵车行 》。 【翻译】辚辚:战车前进时发出的声响。萧萧:战马出征时发出的嘶鸣。 此联的意思是:战车咕噜噜地响啊,战马吁萧萧地叫啊! 后用来形容壮士出征时悲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