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受新《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赏析
秋海棠·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朱受新
清秋湛露浥琼芳,素影风摇玉砌旁。
夜静看花人独立,水晶帘外月如霜。
朱受新这首咏海棠诗,犹如画面清晰的海棠秋月图,令人赏心悦目。
“清秋湛露浥琼芳,素影风摇玉砌旁。”在那白玉石阶之旁,素洁的白海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晶莹的露珠,在那如雪似玉的海棠花瓣上闪动。怪不得海棠花如此皎洁素雅,原来是朝露滋润着花瓣呢。这两句正面直接写花,花立于阶旁,露润于花上。花、露、阶融为一体,画面的中心就是白秋海棠花。
“夜静看花人独立,水晶帘外月如霜。”接下来后两句笔锋一转给画面添加了新的内容:更深夜静,有人花前独立,正在如醉如痴地专注赏花;水晶帘外,洒下皎洁的月光,海棠花上,仿佛也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运用衬托手法歌咏海棠,是朱受新这首诗的鲜明特点。许多诗人咏海棠,都喜欢用拟人方法,把海棠花描绘成美女,有的甚至更具体地把海棠当作少女、睡美人。朱受新构思这首海棠诗,别有一番新颖设计,他运用绘画式的衬托手法,把海棠放到众多景物的背景中去表现。诗人由近及远,由花瓣上的露珠,写到花旁的玉阶,再离远一点写花前之人,最后展现一片如霜似雾的月光,把这幅海棠秋月图的景深拉向远方,景深无限。就在这特定的背景中,亭亭玉立的海棠,显示出非凡的风韵神采。
总之,诗人朱受新另辟蹊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观赏素洁、高雅白秋海棠的图画:清秋季节,夜深人静,在高而远的空中悬着一轮明月,浓重的露水打湿了立在白玉石阶旁的秋海棠,微风掠过,在如水的月光下,只见枝影摇曳。望着这此情此景,是那样的空灵,那样的幽深,不知不觉中使我们联想起了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诗句。
古人写诗讲究“空谷足音”,通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具体景物,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空间。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是这个意思。从白秋海棠的字面上看,诗人似乎没有直接吐露他的思想感情,看不到诗人的姿容和心理状态,也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一些什么。诗的意义全在于它所显露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要凭“思而得之”。白秋海棠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是一种纯洁、高雅的陶冶性灵之美。白秋海棠在诗人笔下是一种圣洁之物,作为审美对象来说,它体现出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裳裾。 ①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② 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 ③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④ 【注释】 ①穆穆:柔和。裾:衣裳的前后下半部分。②条风:即调风,立春时的东北风。
-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名山胜水·西湖”类的诗句。 春天来了,湖上的景象如图画一样美丽。周围群峰围绕,
-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
〔明〕李日华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岁十月三日〕 客持文衡山着色小景一帧,渲染虚浑用赵文敏家法。一古柏,一草亭,四面竹筿,旁有涧流。上系一诗曰:“茗杯书卷意萧然,灯火微明夜不眠。竹树雨收残月出,清华凉影满
-
【原题】: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里之隔以诗见寄辄次韵为谢
-
《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
审堂之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名言: 审堂之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句意: 审察堂下的阴影就可以了解日月的运行, 阴阳的变化; 看见瓶里的水结成了冰就可以知道天下的寒冷, 鱼鳖躲藏了。 出
-
【名句】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释与译文]朱门,古代王侯以朱红色涂门,后用以指代富贵人家。咽,这里指声音阻塞不流畅。管弦,指乐器。春日大旱,庄稼枯焦,农民纷纷求龙祈雨。诗人在这两句诗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