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有所思》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有所思》鉴赏、赏析和解读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以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汉铙歌

这是一首抒写由爱到恨、爱恨交织、情感反差强烈的恋歌。

依据女主人公心态的变化,全诗呈现出了三个感情层次:“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以问遗(wei,赠送)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缠绕)之。”所思之人远隔在大海之南,怎样表达对他的灼热相思呢?姑娘选择了一枝玳瑁发簪,作为满载情爱的礼品传送给对方,这枝发簪不仅用料高贵,而且还经过姑娘的精心装饰,簪的两端各悬一珠,用洁白的玉环作为挂练。这难道仅仅是一支簪子吗?当然不,它蕴含着的是姑娘的一片爱心和似水柔情。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情人变心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震碎了她的柔情爱心,引燃起了她的冲天怒火。她的第一个反映,就是把精心制作的簪子折碎、焚毁,并且还要“当风扬其灰”。态度是那样的坚决果断,与前面的精心修饰相对,比衬强烈地表现了姑娘由爱转恨的情绪变化:“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经过这一番大起大落的折腾,姑娘情绪渐趋平伏,此时,昔日定情幽会、惊鸡动犬的景象在脑际浮现,而兄嫂知情、人言可畏的顾虑也涌上了心头。难以忘怀的情感缱绻,与怕引起误解非议的内心忧惧,使姑娘陷于痛苦犹疑之中而彻夜难眠。这时,窗外秋风阵阵,曦日微露,耳际传来“晨风”(雉鸡,常于黎明时啼叫求偶)求偶的悲鸣,使失恋的姑娘更加心烦意乱。 “东方须臾高(同皓,天亮)知之。”——好在东方发白天快亮了,天亮以后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天亮以后真能作出决断了吗? “末段余情无尽。”(沈德潜古诗源)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结尾委宛地反映了这位少女“剪不断、理还乱”的苦闷心理。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具体行动的细致描叙,展示出人物复杂曲折的心理活动;而“秋风”、 “晨风”的环境渲染,则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悲寂的内心世界,使诗歌的抒情具有更为浓重的色彩。

猜你喜欢
  • 《清明呈馆中诸公赏析》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

  • 《汉江临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题解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

  • 奥尼尔,尤金·格拉斯通作品分析

    【生卒】:1888—1953【介绍】: 美国戏剧家、表现主义*戏剧运动最高成就的代表,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奥尼尔生于纽约。他的父

  • 刘禹锡《梁国祠》全诗赏析

    梁国三郎威德尊,女巫箫鼓走乡村。万家长见空山上,雨气苍茫生庙门。

  • 《边思赏析》

    首句写自己的装束。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和身份的尊贵,与第三句“关西将家子”相应;佩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弯刀),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杜诗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之句,可见佩带吴钩在当时是一种显示少年英武风姿的时髦装束。寥寥两笔

  • 唐诗《李凭箜篌引》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1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4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 。

  • 古代文学作品《李寄》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李寄》 小说篇名。或题《李寄斩蛇》。选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说: “《李寄斩蛇》,写穷苦的女孩李寄,冒着生命危险,砍死大蛇的故事。李寄的形象反映出劳动人民为民除害的勇敢和

  • 《明月夜留别》情诗三百首赏析

    明月夜留别 作者: 李冶

  • 《上京即事赏析》

    上京,即元代上都开平。元统元年(1333),萨都剌为南台掾史,奉命赴上都迎接新任南台中承马祖常。在上都期间,作者写了《上京即事》组诗记叙漠北风光习俗。萨都剌虽然是色目人,但从父、祖时代就已移居雁门。他本人也长期生活在中原和江南地区。元统年间他来到上京,第一次看到沙漠中牧民生活的真实景象,无疑是颇为新

  •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赏析》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离长安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开封商丘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此诗当写于李白从梁宋到幽蓟(幽州和蓟州)时。此诗写和苏明府于淇水分别。诗人笔下,淇水景色壮丽,女子姣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