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李寄》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李寄
小说篇名。或题李寄斩蛇。选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说: “李寄斩蛇,写穷苦的女孩李寄,冒着生命危险,砍死大蛇的故事。李寄的形象反映出劳动人民为民除害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说明了官吏的残酷和无能。”王泽君、常思春古代短篇小说选注说:“本篇描写少女李寄斩杀大蛇为民除害的故事。在凶残的大蛇面前,官吏怯懦无能而李寄勇敢机智,两相对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少年女英雄的形象。在艺术表现上,对蛇的巨大和凶残的渲染,同李寄斩蛇后言语步态的从容舒缓相映衬,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李寄请求父母应募的一段话,表现了重男轻女和孝道的思想,有损于人物的形象。”此篇是搜神记中的名篇。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京剧童女斩蛇就是据此编写的。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许衡神道碑》(元·欧阳玄)
-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河川。敕勒,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东西走向。穹(q
-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鴈初南翔。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鴈北飞声肃肃。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
-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星台秀士,月旦诸子。嘉青鸟之辰,迎火龙
-
宋·陆游2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3,某年二十矣4,时时来访先君5,剧谈终日6。每言秦氏7,
-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
《设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