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燕歌行 (其一)》赏析解读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是建安时期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人物——曹丕的代表作。它以曲折委婉的笔触和明媚清丽的语言,细腻而生动地描摹出一个空闺独守的少妇对羁旅异乡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诗意千回百转,摇曳斡旋,感情缠绵悱恻,真挚动人,不只在建安诗坛上所仅见,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也“开千古之妙境” (胡应麟 诗薮 ) 。
开头四句,重在写思妇怀人之背景。作者从时令着墨,以秋风起兴,紧紧抓住几个典型景物,勾勒出一幅秋色图: 秋风萧瑟,天气渐冷,草木凋零,白露凝霜,候鸟南翔。仅仅二十一个字,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孤寂索寞、悲苦惆怅的气氛,为深闺少妇的出场作了有力的烘托和巧妙的铺垫。尤其是第三句,承上启下,导入全诗中心,十分自然。“燕”和“鹄”都是候鸟,每当深秋,它们都纷纷辞别寒冷的北方而飞回温暖的南方。禽鸟尚知飞归故里,游子怎能不返故乡?一方面反衬旅人长年滞留异乡,客游不返,才使少妇倍添思念,另一方面引渡出少妇感于时物,盼夫早归,思念无已,柔肠寸断的内心愁苦。所以,这一句既是前两句气候变化的必然发展,又是引起下文的良好契机。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开篇之妙,不单单是在写景,亦是在写情。它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景中含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益发深切感人。
中间七句,为少妇代言,倾吐少妇盛年独处,月夜思夫的忧怨衷肠。上句“念君客游思断肠”,是少妇触景伤情,思念夫君热肠的直露。这时夫君身在异地是何心情呢?作者用了一个问句: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意谓也许你正因思念旧土、热恋故乡而痛苦吧,既是这样,你又为何久久飘泊在那陌生的地方?是询问,也是责问。少妇先代夫设想,揣度远在他乡的丈夫此时的心境,大约也在思恋故乡。当然,这里的 “恋故乡”也正是由于恋少妇自己。所以这种设想、揣测、询问,恰恰表现了思妇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体谅之心。然而又情不自禁地反问,就略露出对夫君久滞不归的怨责之意。通过少妇的假想、询问,婉转地表达了少妇思夫、盼夫的急切心情。
接着五句重在写少妇自诉孤寂凄苦的处境和相思忧伤之情。诗人准确地选用“守”、“敢”、“沾”等几个动词,把人物情态、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茕茕守空房”既写出了少妇形只影单的孤寂情态,也表明了她对丈夫忠贞不二的一片痴情。“不敢忘”既写出了少妇对丈夫魂牵梦绕的思念,“泪下沾衣裳”既写出了少妇抑制不住感情洪流的闸门,泪如泉涌的外部情态,也揭示了思念难耐、不可名状的内心忧伤。可以想见,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就是这样以泪洗面度过的啊! 长此以往地这样痛苦下去是不行的,必须设法排遣这绵绵无尽的愁苦。所以下面接着写道: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百无聊赖之际,想凭借弹琴聊以自慰。但那清商曲调音节短促,歌声纤细低微,不能长讴曼咏,无以抒发她无尽的哀伤,无法排遣她的九曲思肠,反倒更加深了她的哀痛。至此,一个孤灯独守,泪痕满腮,低眉弄琴,中肠摧切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楚楚动人。这里,作者又巧妙地把叙事和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少妇娓娓的叙说,又是少妇情愫的倾诉,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最后四句,写少妇彻夜不寐的幽思遐想。“明月皎皎照我床”,月光徒照空帷,少妇茕茕一身,无人相语,更添愁丝恨缕。因为明月最是撩拨离人心弦的物事,容易使人联想到花好月圆、夫妻恩爱的良辰美景,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月圆人未圆啊! 晏殊 蝶恋花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苏轼 水调歌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都是借写明月,抒发离人思肠的。这里用 “明月照床”深沉委婉地表达了少妇切盼夫君的心曲。“星汉西流”表明夜已很深了,可见少妇被情思所折磨,辗转反侧,通宵未眠,借着清辉向窗外望去,银河西转,牵牛、织女二星隔河相望,就更伤情怀了。她对牛、女遭遇充满同情,实际上是借牛、女以自况,悲叹自己凄怆的境遇,表达了少妇望眼欲穿,思夫不得、恨不相会的离愁别恨。最后由同情进而到愤慨不平,发出质问: 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要被阻隔在银河两旁?少妇绵绵无尽的思情和摧肝切腑的忧伤再也无法遏制了,如滔滔江河,奔泻而出。一句反诘,全诗戛然而止。言在此而意在彼,深化了主题,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和价值。它是我们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的音节优美的七言诗,为我国诗歌体裁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作出了重要贡献。此诗句句用韵且一韵到底,使全诗一气卷舒,前后贯通,音节和谐,情致流转。它把写景、叙事和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表达了少妇的思想感情。作者还善于把握人物的各种神情、动态,生动、细致、逼真地勾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也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
[南朝·宋]鲍照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图运命委皇天,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直须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街市村坊·水乡”类的诗句。 这是诗人描写放浪渔隐、泛舟垂钓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一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论题解析 [解题]勤奋(diligence),指不懈地努力工作、学习。其中 “勤” 是勤勉,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的意思; “奋” 是奋发,振作精神做事的意思。勤奋是获得成功、实现理想不可缺少的金钥匙。人
-
名言: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注释: 责: 责求, 责备。患: 担心, 忧虑。 句意: 用责备别人的心念来责求自己, 用宽恕自己的心念来谅解别人,这样就不怕达不到圣贤的地步
-
[上] 子墨子言曰: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
-
作者: 陆机 【原文】: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友,
-
王安石《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①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释】 ①晚云:一作“晓云”。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此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
-
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此词系以一小令代请客柬,颇有生活情趣。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
-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