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原文和赏析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释】
“梦入江南”三句:化用岑参春梦诗“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阕时春梦中,行尽江南几千里。”极写相思之情。觉来:醒来。尺素:书简。素,绢也。古人为书,多书于绢,故称书简为尺素。终了:终于。移破:移尽,移遍。秦筝柱:筝为古代弦乐器,相传为秦代蒙恬所造,故名。柱,用来固定筝弦。
【鉴赏】
此词主题为晏几道词作最主要的主题:怀人。
上阕从梦境写起。“梦入”三句写怀念离人之凄苦。“烟水路”既是江南水乡实写,也象征梦境之凄迷。“睡里”二句以对比写出消魂的怀人之苦。
下阕紧接上阕意境,更进一步寻求相思的寄托和解脱——“欲尽此情书尺素”,但最终还是无从寄托。梦寻不着,书信无法传递,只好“倚缓弦歌别绪”,但筝柱却只能调出断肠悲声。在无助大悲时,戛然而止,令人扼腕。
全词层层递进,在最无奈最无计也是最伤心处,结束全篇诉说,表达效果奇佳。
-
【梁州序】 (生) 齐梁词赋,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迤逗。青衫偎倚,今番小杜扬州。寻思描黛,指点吹箫,从此春入手。秀才渴病急须救,偏是斜阳迟下楼,刚饮得一杯酒。 【前腔】 (旦)楼台花颤,帘栊风抖,倚着雄
-
这首小词从慨叹人生短暂入笔,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 回首平生,少年的欢情,壮年的襟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飞逝的岁月在这位年迈的词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命途多舛的凄黯记忆。所以词的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
-
【题 解】此文是苏辙19岁刚中进士时写给当时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使韩琦的信,希望得到他
-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历职匪父任,嫉邪常力争。汉仪尚整肃,胡骑忽纵横。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不知万乘
-
张问陶 万山回首太崚嶒,此日余生问最能。 送尽奇峰双眼豁,江天空阔看彝陵。 作者张问陶是四川遂宁人,这诗是他从四川赴京过长江三峡后的即景抒情,写于船泊宜昌时。宜昌府治所在为今湖北的宜昌市,距三峡不远,
-
愚人食盐喻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1]。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
知天之所为 ① ,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 ② ,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③ 。虽然,有患 ④ 。夫知有所待而后当 ⑤ ,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