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山水名胜诗之《瞷鸭绿江》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山水名胜诗之《瞷鸭绿江》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明)王之诰

九连城畔草芊绵①,鸭绿津头生暮烟②。
对岸鸟鸣分异域, 隔江人语戴同天③。
皇仁本自无私覆④,海国从来奉朔虔⑤。
分付边人慎封守, 莫教樵牧扰东田⑥。

【题解】
鸭绿江因水色绿如鸭头而得名。古名马訾水,一名益州江。源出白头山,经集安至丹东市南入黄海,是我国与朝鲜的天然界河。此是一首即景感怀诗。诗中表达了既要与邻邦友好相处,也要防备其侵略的思想。瞷(jian),观望。
【作者】
王之诰,字告诺,湖北石首人。明嘉靖进士,历官至兵部左侍郎、刑部尚书。
【注释】
①九连城: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芊绵:草木蔓衍丛生貌。②津头:渡口。③戴:顶着。④皇仁:皇帝的仁爱之心。覆:爱护的意思。⑤海国:指朝鲜。奉朔,即奉用中国历法。明初,明太祖曾派人到海外诸国联络,以大统历(明朝使用的历法)赐给各国,使奉中国正朔。朔,正朔,指历法。正,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定正朔。虔(qian):恭敬。⑥樵牧:指打柴、放牧的人。此指异邦侵略者。东田,指中国领土。
猜你喜欢
  • 岑参《碛中作》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这首诗写作者西行经沙漠时的感受。题中的“碛”即沙漠。 “走马西来欲到天”,说这次西出行程辽远。其中“走马”状马之疾驰。联系第二

  • 权力与制度

    【4441】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王水雄、罗家德译,中信出版社,28万字,2019年3月第1版,68元)6章:[

  • 杜甫《题省中院壁》全诗赏析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作品赏析掖垣竹埤梧十寻①,洞门对霤常阴阴②。落花游丝白日静③,鸣鸠

  • 《南乡子·岸远沙平赏析》

    这首词咏的是难过风光中的原野暮色。朝与暮作为特定内容可以有昂扬向上和颓废没落的寓意,但作为自然景色却都很美,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绚丽而富于变化,都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在古典文学中写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欧阳炯能寓奇于变,写景抒情,

  • 白居易《睡觉》全诗赏析

    星河耿耿漏绵绵,月暗灯微欲曙天。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

  • 《猛虎行赏析》

    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一个节操高尚之人,因迫于时命,沉浮世事,结果功名未遂,陷于进退两难,其愧悔可想而知。陆机少有才名,后应诏赴洛阳,在西晋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最终陷于王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在“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渊,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

  • 国学名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出处和解释

    【名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语出唐代李白《梁园吟》诗。像谢安那样,一旦得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济世夙愿就不算晚。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期望和自信心。东山高卧:是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年少成

  • 《德祐二年岁旦·郑思肖》原文与赏析

    郑思肖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

  • 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其二》全诗赏析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维尔之昆二十余,年来持镜颇有须。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