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二)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衿(jīn):衣领。 嗣音:寄音讯。 挑:挑逗。达:放恣不羁。 城阙:城楼。
〔鉴赏〕 古往今来,一个“情”字,多少人拿得起,却放不下,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几多风流佳话;多少青春女子,为一个“情”字,在史书上谱写了几多刚烈多情的篇章。子衿出自郑风,诗中表达的正是多情少女对恋人的深深思念。所以朱熹这位老学究看不惯,斥之为“淫奔之诗”。在他看来,似乎女人要自由表达自己的爱情,就是神经不正常,不过这从反面承认了诗中女子所具有的大胆、泼辣,远远超出了一般男子的想像。对这首诗,毛诗序还有不同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刺学校废也”。另外诗经正义也记载说“郑国衰乱不修,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者去者之辞”。但联系诗句中流露出的热烈情感,应该说这首诗更应当是表达爱情的作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第一句就点明了诗的主旨。“悠悠我心”即“我心悠悠”,“悠悠”,“思之长也”,用白话说就是牵肠挂肚。牵挂的人是谁呢?“青青子衿”作了巧妙的交代。“青青”,“纯绿之色”,“衿”,衣领,诗人以纯绿衣领借代书生,四个字不但告诉了她所牵挂的对象,而且也说明了人物的身份。在古代,穿什么衣服,衣服什么颜色,都有严格的规定。不但皇亲国戚如此,大小官员如此,三教九流,凭衣着大致也可以作出判断。“我”牵挂这青年书生,而此时此刻他却不在我身边,难道是他把我忘了?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涌起阵阵惆怅和埋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人家女孩子害羞,不好意思亲自去找你,你呢?亏你还是读书人,识字明礼、处事练达,连个音讯也不给人家。这几句诗,把一个感情细腻而又多情的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写活了。第二章,这种缠绵的思念与愁怨更加深沉与热烈,少女不再羞涩地掩饰这种心理,一句“悠悠我思”,换用现在的流行歌曲,就是“我真的很想很想你”,可是“子宁不来”?!“你为什么不来看望我?!”或者“你却不来看望我!?”少女满腹愁怨,习惯性地慢慢走向与意中人经常相会的城楼旁。看到城楼,万般思念在心头,往日的嬉笑玩耍与山盟海誓仿佛就在眼前。可是心中的那个他在哪儿呢?你何时才来与我相会?这漫长的等待何时才是尽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把这种思念之情推到了极致。
这种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地剖开给读者、听众看,在诗经中是不多见的,我们似乎也希望诗中少女期待的心中的那个他快些与之相会。这就是此诗最大的特色,即采用赋的写法,毫无虚饰,极有层次地展现了热恋中的少女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开始是盼望他的音讯;时间长一分,思念之情就增强一分,然后是希冀心中的读书郎能来与自己会面;最后终于忍不住,不由自主去城楼与他相会。这种直接解剖人物心理的写法,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比较早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成功典范。其次,本诗句短情长,委婉隽永,这是与诗人善用问句、叠字分不开的。尤其是一些看似平淡的经典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运用,可谓画龙点睛的妙笔,今天人们常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化用于此。千百年来,人们还是不断地袭用它表达对情人、对恋人、乃至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
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唐山水诗鉴赏 许浑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林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今天的旅游胜地桂林,在
-
《先秦散文·战国策·春申君遭无妄之祸(楚策四)》原文鉴赏
-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登顿驱征
-
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
-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的首句写诗人与情人梦中重聚,难舍难离;第二句写依旧是当年环境,往日欢情
-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第五十卷
-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题解】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他精通古代各种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书
-
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古代兵书。三卷。关于该书作者,北宋阵师道、何 披露乃当时人阮逸伪托,后世辩伪学者多信从此说。元马端临则认为并非阮逸伪托,而是宋神宗时所校正。 《李卫公问对》是一部问答体著作,大
-
本词题目为“山居即事”,词的内容扣紧题目来写,描写老词人初夏季节的山居生活清闲情景,表现老词人满足于这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 上片主要描写初夏季节优美的自然风景,突出自己山居生活环境的清幽绝尘和自我情怀的自然惬
-
从前有一只鹦鹉,它是一个文盲。它歌儿唱得满不错,可从来没念过经典著作。它蹦蹦跳跳的,一点礼貌都不懂。 国王自忖道:“归根到底, 愚昧是不划算的。傻瓜虽然和聪明人吃的一样多,可就是不能报效于我。”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