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典故“书带草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典故“书带草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后汉书 ·郡国志四注引 三齐记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 (xie),叶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太平御览卷九九四亦载,文有不同。

释义用法郑玄字康成,曾居不其山教授学生,山下有草象薤,叶子细长有一尺余,异常坚韧,当地人称为康成书带草。后以此典称读书治学之所; 也用以咏草。

用典形式

【书带】 唐 ·李白:“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唐 ·刘禹锡:“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清·韩菼:“惟有无情芳草绿,犹铺书带旧堂前。”

【带草】 清·赵翼:“夜月琴声单父宰,春风带草郑公香。”

【书带草】 宋·苏轼:“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宋 ·辛弃疾:“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萦带草】 清·顾炎武:“门外晓寒萦带草,林端秋散照书萤。”

【草生书带】 清 ·王士禛:“毕侯家近黉堂侧,草生书带纷葳蕤。”

【临书喜带长】 南朝陈 ·刘删:“映袍怜色重,临书喜带长。”

猜你喜欢
  • 寓言《运斤成风》全文和鉴赏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

  • 苏轼《翻香令》全诗鉴赏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馀薰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 刘禹锡《武陵观火诗》全诗赏析

    楚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是时直突烟,发自晨炊徒。盲风扇其威,白昼曛阳乌。操绠不暇汲,循墙还避逾。怒如列缺光,迅与芬轮俱。联延掩四远,赫奕成洪炉。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当前迎焮赩,是物同膏腴。金乌入梵

  • 古诗词《渔家傲》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 卢象昇是明末大将,善射,娴于将略,曾多次率军与清兵相抗

  • 顾志华《书目答问》和《书目答问补正》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书目答问补正》五卷,范希曾撰,1931

  •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辛弃疾《兰陵王·赋一丘一壑》,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杜甫《石壕吏》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杜甫有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一篇。这首诗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诗人很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他通过石壕镇老妇人和她一家的悲惨遭遇,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

  • 巴金《怀念萧珊》

    (一) 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

  • 《北行日录一则》原文|翻译|赏析

    宋·楼钥2(乾道六年正月)十日辛酉3,晴。四更车行五十里4,新乐县早食5。又行七十里,

  • 《送康太守》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康太守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题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