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亲尝汤药”注释、译文和评说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注释】 ①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怠(dài):懒惰,松懈。
【译文】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起初被封为代国的君主,为薄太后所生。后即帝位。身为帝王,他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对此,有一首诗颂扬道: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亲病三年,汤药必先尝。
【评说】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作为一代帝王,能三年如一日为母亲“亲尝汤药”,汉文帝可谓百代孝子的楷模。
而当代孝子的楷模——河南焦作煤炭集团朱村矿工人谢延信,更是大爱无言、至孝无边:三十多年前,谢延信面对亡妻的父母,许下诺言:“爹,娘,兰娥不在了,俺就是您的亲儿子。你们有病,俺伺候;百年之后,俺送终。”谢延信一诺千金,三十多年来,靠他微薄的工资收入,承担起伺候瘫痪在床的岳父、丧失劳动力的岳母和呆傻妻弟的重担,始终无微不至、无怨无悔。
这些古今孝子的孝行,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温暖、人情的圣洁、人性的高贵。
-
【注释】 选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气:文章的气势。 强:勉强。 致:达到。 【赏析】 曹丕之前的文学批评,常常只有片言只语,如《论语》中孔子论诗,稍后,或裒辑成篇,如卫宏的《毛诗序》;有的限
-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五岳追向(尚)子,三湘吊屈平。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复闻严陵濑,乃在此川路。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矾平可坐,苔磴滑难步。猿
-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蛾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作品赏析【注释】①素蛾:嫦娥,代指月亮。②故故:故意,特意。【简析】这首词描写琵琶女小
-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
殷勤江郡守,怅望掖垣郎。惭见新琼什,思归旧草堂。事随心未得,名与道相妨。若不休官去,人间到老忙。
-
她走在美的光影里,好像 无云的夜空,繁星闪烁; 明与暗的最美的形相 交会于她的容颜和眼波, 融成一片恬淡的清光—— 浓艳的白天得不到的恩泽。 多一道阴影,少一缕光芒, 都会损害那难言的优美: 美在她绺
-
卡夫卡 (李文俊 译) 一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象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
-
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作者简介
-
施宜生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 搴帷彼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含笑花,列为我国著名香花之一。金人施宜生在这首小诗的前两句,就用“百步清香透玉
-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