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峤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作者简介李峤(644—713年),河北赞皇人。举进士,历事高宗、武后、中宗、玄宗四朝,累迁给事中。与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
题解杜学士指杜审言。大约武后永昌元年(689年),杜审言在江阴担任县丞之类的小吏,曾写江南初霁羁怀诗,李峤写下该诗唱和。羁怀,羁旅之人抒发胸怀。
简析雨过天晴,空中和心中的愁云都暂时消散,所以该诗心境两清,“雾卷晴山出”“岸花明水树”等句不失隽永。然而羁旅之情挥之不去,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
《王贵与李香香(原诗略))(李季)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王贵与李香香(原诗略)李季》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王贵与李香香》(载1946年9月22日至24日延安《解放日报》)以陕甘宁边区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斗争为背景,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主人公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於君指上听?
-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虽写离愁别恨这一传统题材,但却别有一番情调,是作者性格的体现,
-
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 [2] 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戒在子孙。 [3] 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偪于元祸苟免者邪!
-
《瑞香花·孟少保后园瑞香》咏瑞香花诗鉴赏 郝
-
石涛 秋水湖天一色,钓船点破沧浪。 落月钩在渔手,至今冷笑声长。 【评说】 本诗选自寒松阁主藏石涛《山水钓客图》题诗。 秋天,湖水上涨,漫出湖堤,近处的几株疏柳,早已为洪水淹没了一半,飘瑟的芦苇,仅见
-
帝城春日帽檐斜,二陆初来尚忆家。未肯将盐下莼菜,已应知雪似杨花。生平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皆世所传钱氏故事。)西台妙迹继杨风,(凝式)。无限龙蛇洛寺中。一纸清诗
-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传为曾子所作,一说为秦汉之际佚名儒家的作品。其独立成书要比《中庸》晚得多。
-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出处】唐温庭筠《 苏武庙 》。 【意思】可惜九泉之下的武帝没能看见苏武归来受封侯之赏,使他空自面向秋水痛哭时光的一去不返! 【全诗】 《苏武庙》 .[唐].
-
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是时累饥馑,常苦盗贼变。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君尝考中进士第一人。)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更被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