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典故“斩蛟破璧”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典故“斩蛟破璧”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博物志卷七:“澹(tan) 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蛟挟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太平御览卷九三○引博物志后作“河伯三跃而归之,子羽毁璧而去。”

释义用法澹台灭明字子羽,春秋时人,为孔子弟子。传说他曾携玉璧渡河,河神想夺他的璧,用两条蛟龙威吓他,他操剑斩蛟,然后投璧于河,河神无脸再要,又送回,他毁璧而去。后用此典表现不畏强暴的勇敢无畏精神。

用典形式

【水神夺】 宋·欧阳修:“舟行屡备水神夺,往往冥晦遭风涛。”

【让双璧】 唐·骆宾王:“江涛让 双璧,渭水掷三钱。”

【澹台璧】 南朝梁·何逊:“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与阳侯争】 清·黄景仁:“拔剑宁与阳侯争,肯及牖鬼谈生平?”

【与蛟龙争】 唐·杜甫:“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

【拔剑斩蛟】 宋·苏轼:“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斩蛟破璧】 唐·李商隐:“斩蛟破璧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匆匆。”

【浮川让璧】 南朝梁·戴暠:“浮川疑让璧,入户类烧银。”

猜你喜欢
  • (清)止嵓《点绛唇·湖上》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清)止嵓 《点绛唇湖上》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 南宋金元以来,兵燹不断,战乱频仍,不少文人乃避身寺院,落发为僧。于是,

  • 国家以节俭化天下,以廉耻劝风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国家以节俭化天下,以廉耻劝风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汉魏六朝散文·班固·苏武传(节选)》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班固·苏武传(节选)》原文鉴赏

  • 《曲江三章章五句赏析》

    第一章诗人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首句“曲江萧条秋气高”,写诗人秋游曲江,曲江一派萧条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随风涛”,写秋风瑟瑟,菱荷残枝败叶在水面随风不停摇曳。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诗中以景起兴,曲江秋气

  • 柳永《尉迟杯》全诗鉴赏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风流事、难逢双

  •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全诗赏析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金屋藏娇更显出动人的魅力,玉楼欢宴春心荡漾令人如醉如痴。

  • 《仙吕·后庭花》原文和赏析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首小令以简洁的笔触,描绘秋天景象,写采菱女的生活,十分动人。曲子前二句写景:一叶扁舟荡漾在清澈的溪水上,两岸

  • 欣赏放飞自我美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欣赏放飞自我美文,欢迎大家分享。  放飞自己,是一种享受;放飞自己,是一种快乐;放飞自己,可以使自己变得轻飘飘的。所以,我们要放飞自己,就要求寻找放飞的机会,寻求放飞自己的途径。  放飞自己,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学会放松,只有自己的心变得轻松了,才能真正地放飞自己,这时你会感到心情是

  • 曾国藩《冰鉴·六·五行顺逆,相生相克》译文与赏析

    六五行顺逆,相生相克 【原文】 五行有合(1)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2),有时合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