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宋词典故“灵均”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宋词典故“灵均”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灵均

【出典】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释义】 灵均为战国楚诗人屈原之字。他以贤遭忌,忠而被逐,含愤投江而死。

【例句】 ①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苏轼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282)苏轼被贬惠州途中作此词送友人苏坚(伯固)往澧阳(今湖南澧县),词中引屈原切合湖南,对苏坚此去继承前贤写出佳作抱有希望。②兴来吟咏,灵均谁谓今绝。(姚述尧·次刘周翰韵1549)这里以继承屈原诗怀自命。③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1929)这里用屈原离骚赋意,对徐氏怀才落第表示同情。④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黄师参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2718)这里用屈原作离骚诸赋喻指郑氏在京城输忠进言。

猜你喜欢
  • 张籍《春别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籍春别曲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作者简介张籍(767?—830年),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

  • 国学名句“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出处和解释

    【名句】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语出宋代朱熹《读书之要》。前面的没有领会,就不要急着去看后面的;这个地方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去记另一个地方的。说明读书的方法是,要从前往后按着顺

  • 《三衢道中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

  • 普通话:一部残酷血腥的千年汉族血泪史

    汉族以及汉语大致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汉族统一后的语言——“雅言”逐渐成为了汉语的正统。西晋末年,匈奴等五胡在晋室内乱之时攻陷洛阳,史称“五胡乱华rd

  • 五蠹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是韩非的代表性作品,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非的社会历史观和法治主张。指出了清除儒侠等五蠹之民的必要性,结构宏伟,气派宏大,是历来公认的代表作。蠹(dù),即蛀虫,这是比喻危害国家的人。 原文

  • 林丽萍《村里的八月十五》

    村里人過十五,就说过十五,不说过中秋。中秋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太斯文,太模糊,模糊得失去了过节的意味。庄稼人每天背着日月劳作,精

  • 高适《邯郸少年行》全诗赏析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且与少

  • 白居易《鹤》全诗赏析

    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译注】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四个短句,节奏短促,跳跃, 维妙维肖地将诗人进退失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