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春别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籍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作者简介张籍(767?—830年),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其诗作吸收乐府特点,颇具民歌风味。
赏析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优美图画:长江春水漫流,岸边野生的橘树林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江水绿得如同染料。橘树林弥漫的清香,把长久停泊树下的小船也熏得芬芳醉人。本诗颇具民歌风味,明白如话,流畅如歌。
-
上片首句“倦客如今老矣”。词人自称“倦客”,是由于经历了生活的挫折,对人世产生了厌倦情绪的缘故。“旧时可奈春何”,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但词人的心情却不同于往年,感叹的意味很重。下文转入回忆。“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说往
-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乾元元年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将行时作。《唐诗纪事》:孟云卿,河南人,与杜工部、元次
-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朝来梅雨霁,青青好。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作品赏析【注释】:辛弃疾的这首《感皇
-
《唐才子传》称刘希夷:“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这首《晚春》诗就是描写晚春一个闺中少妇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在外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春天,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而这位洞房中的佳人却难以成眠。“洞房”,即新房,暗示佳人为新婚少妇。如今却只有她一个独守空房,她因此孤寂难
-
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甘露降府庭,上天表无私。非无他人家,岂少群木枝。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千柯玉光碎,万叶珠颗垂。昆仑何时来,庆云相逐飞。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王泽布人
-
【名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语出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国家安顺太平,来自人民富裕;国家和平清静,来自人民快乐。说明人民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快乐,是国家安定无事的前提条件。
-
《无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无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鸱鸮 作者: 戎耀文刘二龙 【本书体例】
-
【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注释与译文]名门闺秀杜丽娘长期被关在深闺之中,天地狭小,生活枯燥。一天她步出闺房,迈进后花园,面对满园春色,内心的情感有如闸门的急流喷涌而出。两句的大意是:大
-
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补养在积功,如裘集众毛。将欲致千里,可得差一毫。[心不乱、形太劳至差一毫,皆出老、庄及诸道书、仙方、禁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