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闺情》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闺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注释】 不忿: 恼恨,嫌恶。
【诗大意】 月落星稀天已快明,伴着孤灯彻夜不眠梦难成。披衣而起扑向门前张望,讨厌的喜鹊原来在空叫骗人。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写妻子对丈夫的急切盼望之情。这类作品在唐代诗歌中不少,而这首诗却独具一种清新质朴之美。
首句 “月落星稀天欲明”,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闺中少妇整整一夜都在思念的煎熬中辗转反侧,眼看天宇间 “月落星稀”,天将破晓。次句 “孤灯未灭梦难成”,“孤灯”二字暗示出闺中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盼夫归来而不可得,便寄希望于梦中相会,那怕 “枕上片时春梦中”也好。但是,事与愿违,梦亦难成。足见女子其情之真,其心之悲。然而,她却是那么执著,一咬住,死都不放。第三句 “披衣更向门前望 “,“更” 字下得极好。只此一字,立即使人物性格浮雕般地凸现出来。这可不是一个会轻易失望的女子,她热烈得像火一样,执著得近乎执拗,都由一个“更”字点逗出来。那么,她为什么如此急促地披衣出望呢?诗的第四句作了交待:“不忿朝来鹊喜声”。原来她听到了喜鹊的叫声。中国民间认为喜鹊叫是一种喜事到来的预兆,然而诗中的鹊声并未应验,倚门而望的女子感到自己的一片真诚受到了欺骗。于是郁积于心的千愁百怨一下子冲着喜鹊而来—— “不忿朝来鹊喜声”。这里怨得无理,却是有情,天真之态可鞠。于此,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真纯质朴之美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诗语言以清新质朴见长。诗人不仅以民间传说 (鹊儿报喜) 入诗,而且语言也带有强烈的口语色彩,如“不忿”就是当时的口语词汇。故使全诗显得俚而不俗,如将其与其他文人诗比较,则如一位荆钗布衣的村女,带着民间清新质朴的风采向我们款款而来。
-
【4039】思考,快与慢(〔美〕丹尼尔·卡尼曼著,胡晓姣等译,40 1万字,中信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69元)△共5个部分(38章):[1]系统
-
烟翠松林碧玉湾,卷帘波影动清寒。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得细看。这首诗写了诗人旅行途中,休憩于山间,凭窗远眺,不禁被山水美景所吸引
-
戴叔伦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
-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四》咏梅花诗鉴赏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出处】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译注】日落黄昏,拄着手杖站在柴门边; 迎着晚风,静静倾听蝉儿一声声的鸣叫。幽居山林,超脱尘俗; 迎风倚门,闲听蝉声,逍遥自在
-
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六年仁政讴歌去,柳远春堤处处闻。
-
小酒生黎法,干糟瓦盎中。芳辛知有毒,滴沥取无穷。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里甓肷奖保?镌罢鹪蠖?9槠谀歉宜担?惭恫辉?ā:作蘧??祝???邪牒臁3钛战夥?希?俣?肺馕獭5霉榷斐醣
-
这次出门,妈妈好好给他打扮了一番,给他穿上了一身笔挺的浅蓝色西服,打了一条红色领带,皮鞋亮得晃人眼睛。记忆中,爸爸身上穿的衣服只有
-
古文观止·史记·五帝本纪赞 太史公曰①: 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看破生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看透生死的古诗词,看透生死的古诗词,求一些看破生死是诗句。《挽歌诗三首·其一》【晋】陶渊明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