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牧《江楼》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牧《江楼》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杜牧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

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

此诗全用叙事咏景,造语隐微,发抒幽怀,其中“含思悲凄,流清感慨”。

前二句,孤独一身,自酌自饮芳春酒,酒味浓郁,登上江楼一半,已经醺醺酣醉。“独酌”二字领起,点明身世飘泊,拨弦定调,涵盖全篇。饮芳春酒,欲浇胸中之块垒而不得,遂登楼以自遣则“愁更愁”。“睹一事于句中,仅三隅于字外。”(刘知几语)抓住一酌一登的典型细节,表现浪迹江湖的典型心境。紧扣一个“醺”字,极言人愁,纡折出旨。

末二句,是谁惊扰一行大雁,冲断群阵,大雁散乱掠空飞过江面,消失在远天浮云里。“古人绝唱句多景语”,“而情寓其中矣”(王夫之语)。这两句明为写景,实为写感,登临江楼,忽惊雁行,眺望断阵,又触愁肠,思绪结于极目:雁北返,见出游子零落江南,羁绊难归。唐人用鸿雁寄托乡思者颇多。如“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王维),“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杜甫)等。小杜匠心独运,用“惊断”摩荡再三,精神自出,前后两个连锁递接的物象,拈出“身心中独喻之微”,物中见我,别有难以言传的神味。尾句,“冲断过江云”,戛然而止,绾结高绝豪俊,“其气格尤难”。

通常遣词自然,若清泉涓涓泻出,不逐奇丽,不假雕饰,读来“平淡天真”,又“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此诗与赵嘏寒塘诗:“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意境相似,“皆因雁写怀,而有寥落之思也”。但赵诗见雁尽掏“乡心”,岂不太露,而小杜“用意隐然”,自有诗外之曲致,体味无穷。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司马宅》全诗赏析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 明清小说之《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内容解读与赏析

    金圣叹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的回评中,称赞它“为艺林之绝奇也”。在今天看来,这一回的描写也可以称作中国古代小说中“绝奇”的篇章。 首先,它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水浒传》以前的我国小说中,

  • 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全诗赏析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作品赏析【注释】: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

  • 柳永词《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少年游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 苏轼《和晁美叔》全诗鉴赏

    反观皆自直,相诋竟谁谀。事过始堪笑,梦中今了无。珍材尚空谷,疲马正长途。未识造化意,茫然同一炉。

  • 李燕燕《她们》散文鉴赏

    一 “你妈这人就是脾气坏。”当年,婆婆做家务时的消遣“小零食”里必定有这“一口”。 我吃着婆婆买的零食。吃人嘴软,我附和婆婆,

  • 《石灰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石灰吟于谦【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1],烈火焚烧若等闲[2]。粉身碎骨浑[3]不怕,要留清白[4]在人间。【注释】[1]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石

  • 《西江月·梅花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

  •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在李商隐的诗句中,“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哲理。夕阳的美丽只是暗示黄昏即将到来,这句话再一次提醒了我们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上一句应该暗示了夕阳的辉煌与壮美,而下一句可能会继续探讨黄昏带来的寂寞与无助。这句诗字字珠玑,修辞妙到令人叹为观止,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 白居易《自悲》全诗赏析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