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题解“水调歌头”,词牌。“游泳”,词题。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5月底经长沙来到武汉。6月1日、3日、4日三次畅游长江,并写下此词。
简析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通过描绘横渡长江,极目楚天所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在建大桥的宏伟景象,讴歌了各项建设的伟大成就,憧憬着“高峡出平湖”的远景蓝图,抒发了建设繁荣富强的新国家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想象极其丰富,思接千古,情贯古今,充分展现了毛泽东诗词把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
-
《诚信明,则犷鸷归命。》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出处】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翻译】朝拜完毕回到宫属,为皇上拟写诏书,归去的路上身上的玉珮叮叮作响。 【全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黄巢《菊花》诗虽然也是写菊花,但含意与格调与传统咏唱菊花诗大不相同,是完全带有颠覆性的,寄托了自己改天
-
后记少年读《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觉得朗朗上口。随后接触大量伤春悲秋的诗词,美得令人低回。但词句背后的物哀之情
-
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声名传海上。
-
【注释】:
-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出处】唐高适《 燕歌行 》。 【意思】鸣锣击鼓大军浩荡山海关,旌旗连锦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校尉穿越瀚海送来了紧急军书,单于正
-
山娉婷,水婀娜,岩沉静,万佛山恍如灵韵秀致的少女。她青山为衣,秀水为裳,她虽不是国色天香,却也清丽婉约。如仙子回眸,淡淡一笑,顾盼
-
清·袁枚 路出澶河水最清, 当年照影见东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 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 懊恼孱王早罢兵。 乾隆元年(1735),青年诗人袁枚赴京应试,从江
-
美国“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在纽约约克剧院演出。 这部戏剧写的是美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