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采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采薇

【题 解】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首,据说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原诗共六段,这里节选的是最后一段,表达了凄婉动人的情感。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全诗以倒叙的方式,既点出了思家不得归的概况,又回忆了疆场战斗的辛劳。

所选的最后一段于全诗中可独立成章,是在前三章连咏采薇,表明情思之殷切、叹时光之流转后,进一步抒写了兵士解甲归里的情形。主人公虽能生还,但昔日的征戍劳苦只换来了今日的“载渴载饥”,令人黯然神伤!

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借用“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个特定的时令和景物,写了出征战士所见归途景色和因此而产生的感慨。诗中那微风中低垂摇晃的依依杨柳,何尝不是当初出征时依依不舍地同家人告别的写照呢?那时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渴,又饥,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前途如同漫天飞雪,一片茫茫,又有谁能够知道他内心的无限悲哀呢?最后的杨柳雨雪,意境颇妙,以春光的明媚反衬从军别离的凄凉,以冬日的肃杀反衬死里逃生安然归家悲喜交加的感叹,情景交融,感染人心。

此诗中以乐景写哀、寄托不尽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的诗句,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猜你喜欢
  •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翻译与解读

  • 《中秋对月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

  • 周易全集《杂卦》原文赏析与注解

    杂卦 【题解】 《杂卦》虽不依“六十四卦”之顺序,但两两为对解卦。前五十六卦皆然,独后八卦错乱。汉儒虞翻、晋儒干宝皆认为,

  • 李白《寄远其三》全诗赏析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朱颜凋落荆白发一何新。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作品赏析【注释】:离居经三春

  • 《一剪梅·宋·李清照》原文与赏析

    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在哪里能买到古诗词名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在哪里能买到古诗词名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必备古诗180首在哪里能买到,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黄念然主编的哪里能买到,一些唯美诗词的集合成一本书,希望能告诉我书名,在哪里可以买。有很多啊 比如安意如的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思无邪诗三百》都是唯美诗词 或者像于丹出版的几部评诗词也是以诗词

  • 英国强租九龙威海卫

    英国强租九龙界和威海卫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事件之一。1898年4月,英国借口北抗沙俄,南拒法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威海卫和展拓九龙界的要求。法国强租广州湾后,英国立即要求强租九龙半岛作为“补偿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名言: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注释: 面刺: 当面指责。谤议: 指不当面批评议论。市朝: 指公共场所。闻:使……闻。 句意:

  • 《回乡偶书(其二)赏析》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

  • 凌可新《遥望长征(外一首)》

    我从中国的一隅遥望八十年前的那一段路程那用血和意志写就的路标犹如夜空中的繁星把我的眼睛照亮我知道那一段路程被丈量成两万五千里那一次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