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清·王国维》原文与赏析
清·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弃,梦里总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屏却〕放弃。屏却相思二句用李商隐无题诗“直道相思了无益”句意。〔不成〕难道。宋人方言。〔纷纷凉月〕形容丁香院落的月色。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絺衣桂萝薜,凉月白纷纷。”纷纷,杂乱的样子。
情人离别,陷入相思,是常见的一种爱情心理现象。相思是甜美的,然而更加痛苦。这首词就是写相思之苦的。上片写相思入梦。她——一位多情女郎,长久地陷入相思,而“近来知道都无益”,决心把相思放弃。可是,抛不开,撇不下:醒着思念,梦中也思念。她在思念中轻轻飘举,腾云驾雾飞出庭院,飞到一处殿阁楼台竟然找到了情郎。下片写醒后情景。大概是狂喜把她惊醒了。醒后,梦中楼台还若明若灭,隐约可见。然而,睁眼看,唯见“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作者在似乎浅显而平淡的叙事中抒写了害着相思的女主人公的孤寂和惆怅。最后以景语作结,用月光下的白丁香来烘托气氛,更加情趣盎然。他在叙事中借景传情,从而构成一个既逼真感人而又引人遐想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既鲜明显豁,又含蓄蕴藉。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倡的“不隔”的美好境界。他认为,诗词境界“不隔”,就不能滥用典故,“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忌用替代字”,运用“真切”的“直语”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直观画面。这首词的“情”、“景”,完全出自抒情主人公的所想所见,直陈白描,不加雕饰。上片抒情,化用李商隐无题诗“直道相思了无益”句意;下片写景,化用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纷纷凉月”句意。但毫无用典隶事的痕迹,不失全词语言浅淡的风格。浅淡,不是浅而直露、淡而无味,他要求“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既要求境界的鲜明显豁,又要求境界的含蓄隽永。这首词正是如此:以其具体、逼真而又疏朗、开阔的境界,几乎笼括了人间男女的一切“相思”之情。
就情词而言,王国维的这篇点绛唇不失为上乘之作,是他所提倡的颇有创见的“境界”说的实践。联系他所生活的危机四伏的晚清社会,徜徉在艺术的宫殿,写离愁梦幻,也可能别有深意:因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生活在一个悲哀的时代不可能不承担时代的悲哀。晚清著名词人朱祖谋就写过“心力抛残但覆瓿”(用尽心力填写的词稿只能拿去盖盖酱坛子)的自白。看来,力图游离于悲哀时代的词人也甩不脱这种悲哀。
-
春夕旅怀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惟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以也 ② 。居则曰 ③ :不吾知也 ④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⑤ ?子路率尔而 对曰 ⑥ :千乘之国 ⑦ ,摄乎大国之间 ⑧ ,加之以师
-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其中一虏
-
“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鸟兽鱼虫·鸳鸯”类的诗句。 这里明写鸳鸯,实则
-
昆仑秋泓几滴红,太阳的种子?一丛绿,描春秋雅韵?绛紫、洁白、翠蓝难分从天落湖里生?周围寒山容不得一草一木只有潜入水底扎根一片浮萍,
-
这组诗如话家常,娓娓而谈,却又字字哀怨,句句悲伤,不愧是血泪凝成的佳篇。
-
《石榴》咏石榴 石榴,又称安石榴、海石榴,原
-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溃金阶露,斜分碧瓦霜。沉沉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